时间:2020-01-17 15:57
来源:浙江生态环境
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1微克,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91%,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7%;率先编制实施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启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今年浙江省“两会”期间,生态环境是一大热点。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十分关注生态环境内容以及代表、委员、公众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建议。省政府报告中多次提到生态环境工作,并提出要求,方敏厅长对此专门作出工作指示,在列席舟山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还介绍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和接下来的工作部署,引起国家、省级媒体关注。
《中国环境报》报道
↓↓↓
省长袁家军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将合力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高质量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等。
方敏表示,今年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围绕“两个高水平”目标,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为契机,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高水平推进美丽浙江建设,争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优势,勇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为确保完成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生态环境工作目标,方敏明确,要从5个方面推进:
一是深化拓展美丽浙江建设大平台,编制实施新时代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规划纲要,举办“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二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个行动,实施一批有形项目,强化实体支撑,完善推进机制;
三是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为牵引,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数字化监管能力体系、法规标准体系、公众参与形成合力6个方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四是规范提升督察执法工作,狠抓督察整改,强化省级督察,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问题专项督察,严格规范环境信用评价和严重失信名单管理,推进日常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开展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建设试点,加强放射源监管;
五是以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创新环保服务,提升环境支撑,强化环境保障政策供给、环保政策技术指导服务、绿色低碳导向以及全局谋划与区域合作。
《浙江日报》报道
↓↓↓
日前,舟山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聚焦我省去年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环保检查问题整改,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热烈讨论中,列席会议的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讲起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和接下来的工作部署。
方敏表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结果。十余年来,我省始终围绕“八八战略”中“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是浙江的底色,这个底色只会越来越浓。200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绿色浙江”,2003年印发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2010年省委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2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坚持生态立省的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2014年作出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201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始终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力精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去年,我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1微克,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91%,大花园核心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7%。成功承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美丽浙江品牌擦得更亮。
绿色浙江,砥砺前行。方敏表示,接下来,我省将编制实施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高水平推进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规划纲要。高标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个行动,确保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创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为牵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绿色引领,实施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寓服务于监管,深化“三服务”,不断提高环保政策技术指导服务能力,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