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生态环境部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时间:2020-04-26 15:36

来源:生态环境部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各地建立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以下简称举报奖励)制度。生态环境部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的背景、意义及内容等问题答记者问。

问:《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出台《意见》,全面推行举报奖励制度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通过实施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共治大格局的重要举措。

出台《意见》,全面推行举报奖励制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公众监督、举报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印发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全面建立实施举报奖励制度,正是落实上述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

出台《意见》,全面推行举报奖励制度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举报的生态环境违法线索是环境监管执法的“金矿”,通过充分发动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可以有效弥补基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短板和盲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共治大格局。

问:各地举报奖励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答:据统计,目前已经有12个省级和133个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实施了举报奖励制度,省、市共出台了155件相关制度规定。2018年,各地共实施举报奖励9034件,奖励金额436万元,2019年,各地举报奖励预算总额达1282万元。各地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例如,有的地方2001年就开展了举报奖励;有的地方针对当地多发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制定了特定领域的举报奖励规定;有的地方设定了高额重奖;有的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发文,将奖励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的地方在传统奖金奖励外,还通过微信红包等便捷方式发放奖励。

问:《意见》的主要内容和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意见》分总体要求、完善举报奖励制度设计、强化组织保障和贯彻实施三个部分,共十条内容,对举报奖励制度的基本思路、实施奖励的部门、奖励对象和获奖条件、奖励的范围和形式、违法线索审核确认、奖励发放程序、举报人保护、制度保障、资金监管、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意见。《意见》提出各地实施举报奖励制度要坚持正确导向,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发挥举报奖励的带动示范作用,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依法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严格财务纪律。

问:《意见》对举报奖励制度设计方面做出怎样规定?

答:《意见》针对实施奖励的部门、奖励对象和获奖条件、奖励的范围和形式、奖励的审核和发放以及相关责任进行了规定。《意见》指出,实施奖励的部门一般是作出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决定的生态环境部门,原则上以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为主。鼓励举报人依法实名举报,鼓励企业内部知情人员举报。《意见》要求,各地根据本地情况明确实施奖励的环境违法行为类型,并根据所举报违法行为被发现的难易程度、违法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的社会影响范围等因素,设定不同档次的奖励标准。《意见》明确,对通过举报避免重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发生、消除重大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或协助查处重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等情形,可对举报人实施重奖。除物质奖励外,《意见》鼓励各地对举报人实施通报表扬、发放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

《意见》要求,各地健全举报奖励工作内部管理制度,安排具备较强责任心和业务能力的专人负责,提高举报线索的分析研判能力,及时识别发现重大环境违法线索。对于疑难、复杂的举报线索可依托案件审查委员会、执法专家等,提高研判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意见》指出,要提高举报奖励工作效率,优化、简化审核发放流程,减少获取不必要的个人信息,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确保奖金足额发放。鼓励探索使用电子支付等便捷方式发放奖金,方便举报人领取。

问:《意见》对各地建立实施举报奖励制度有何时间要求?

答:《意见》要求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当于2020年6月底前,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并实施举报奖励制度。2020年年底前,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并实施举报奖励制度。生态环境部将加强指导,对举报奖励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予以通报表扬。

编辑:赵凡

0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人参与 | 0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17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