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4 09:34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薛涛
六、需要思考如何构建大小企业、国企民企之间的良性关系
前述说到龙头企业的作用,就必须结合环保行业的特征来思考大小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协会的调查,大企业的毛利率更高,研发投入能力强,毫无疑问应该在环保制造装备升级中更有能发挥作用。但是我们也观察到,以政府侧环境治理为目标市场的大型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以投资运营为主,这个领域的大型环保企业基本都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这个与以特许经营为特征的投资运营模式对融资要求更苛刻,有利于国企发展,同时这种商业模式比技术、装备和工程模式更容易做大规模。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相对而言,这些投资运营企业长处在于投建管运,大部分不参与设备制造,相关技术创新能力普遍并不强,突破性创新更容易发生在民营企业内部。因此,构建一个国有和民营互补的产业生态环境,发挥不同类型企业各自的优势,是国家设计专精特新机制的初衷,而之于环保领域,就需要针对上述上下游产业格局的特殊性,提高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透明度,以促进企业采购的公平性,传导到中小技术企业来形成创新动力。
七、重视品牌、注重推广需要流程要素透明化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产业服务业的协会和其他平台组织该如何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和优秀品牌的建立?这方面不但需要有所作为也需要精准作为。我们推广的是不是市场认可的先进技术?我们所制定的标准是不是反而有可能抑制了创新?回到我们这个环保行业本身,缺乏受益者付费模式的基本特征带来了整个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选择力偏弱等种种问题,专利保护水平也是各行业中较低的。因此,除了加大专利保护,鼓励保护中小企业的创新等措施,我们还要谨慎使用政府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手以避免对市场的不正常扰动,同时要在信息公开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前述的加大推进设施运行状况的公开,以及湖南省住建厅曾经搞过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公开大比拼,都是合理使用体制内资源促进行业发展的例子。
总之,在环保装备制造业处于产品化、智慧化、品牌化的全面升级的前夜,《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文件的出台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件中有许多亮点,限于篇幅笔者不在一一点出。出于环保产业自身发展的各种局限,我们需要深入结合行业特点,并针对细分领域的不同规律精准施策,才能将文件所述的各项措施发挥出最佳的效力。
PS:此外,针对《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出台,薛涛还接受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的采访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锻长板补短板 环保装备制造业冲刺1.3万亿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叶伟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的《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表示,《行动计划》明确了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在科技创新水平、产品供给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锻长板、补短板,将有利于全面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市场需求较大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董战峰说:“近十年来,通过水、气、土‘三大战役’,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在许多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大气污染防治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固废处理处置装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领域技术水平和产业供给能力等实现快速提升,有力支撑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工作。”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也表示,经过近年来不懈努力,环保装备制造业迎来快速发展,已逐步摆脱了小而散的行业特点,各细分领域集中度不断提高,国产装备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环保装备制造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期,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9.4%,2021年达到9500亿元,利润率达7.3%,主营业务为环保装备制造的在业企业超过1万家,与“十二五”末相比,行业年产值增长56.6%,企业数量增长42.8%。
“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2016年为6200亿元,2021年达到9500亿元,按照这个趋势,《行动计划》提出的2025年达到1.3万亿元是合理的预期。”薛涛说,我国工业污染物治理的各种复杂需求,以及城乡环境治理的巨大市场,给各种应用型环境治理技术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短板有待补齐
虽然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但其还存在一些短板。
“目前,环保装备制造业存在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技术转化应用水平低等突出问题。”董战峰说,具体来看,一是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的环保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低水平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集中度低,产业及产品结构不合理,规模化、实力强的龙头企业较少。二是自主研发能力弱。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自主创新能力弱,除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缺乏技术规划与技术研发超前布局的能动性。三是核心环保技术装备制造能力不足。我国环保产业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质量不高;核心专利技术不足,特别是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产品、材料和装备仍然依赖国外引进。四是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存在脱节现象。近5年,我国省部级以上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能推广且产生规模效益的不到15%。
“环保采购模式一直具有能省则省的成本型特征,追求低廉价格的行业基本面尚无根本性的改变,因此环保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相对不足。”薛涛表示,从目前我国环保装备水平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材料、仪器等高端产品上有相当距离。“在基础科研方面一直缺乏来自环保企业的投入,高校、科研院所中的环保行业突破性成果很多来自其他专业学科,而诸多环保企业在自身科研投入方向主要在应用角度,追求的是从解决市场上实际环境问题出发的立竿见影和短频快的效果。”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