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吉林省吉林市2017年工业大气污染防治项目清单

时间:2017-10-30 15:18

来源:吉林市政府网

16.加强道路扬尘治理。进一步扩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和洒水范围,切实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减少道路二次扬尘。2017年年底前,吉林市主要街路机械化吸扫洒水作业率要达到100%。

(七)深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17.实施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全面开展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2017年年底前,石化企业全部完成泄露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改造,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重点企业基本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任务。

18.深入推进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全面完成汽油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加强油气回收设施运行监管,2017年年底前,各类油气回收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率达到95%以上。

19.开展“万户净烟”行动。严查露天烧烤、垃圾焚烧、祭祀烧纸等行为,城市建成区餐饮企业要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油烟稳定达标排放。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大中型餐饮服务场所油烟治理任务。

(八)防治秸秆露天焚烧污染。

20.强化秸秆禁烧监管。严格落实县(市)区政府秸秆禁烧的主体责任和乡镇(街道)政府的具体责任,实施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在秸秆露天焚烧高发时段,严查露天焚烧秸秆行为,进一步降低秸秆焚烧火点数。

21.推进秸秆机收捡拾打捆。完善以秸秆机收捡拾打捆为重点的“收、储、运”体系,进一步扩大秸秆机收捡拾打捆试点范围,突出做好国道、高速公路两侧、铁路沿线、机场、城市周边等重点区域机收捡拾打捆工作。

22.深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步伐,推进秸秆多途径、多层次利用,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建设。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比率。

(九)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23.修编应急预案。2017年5月底前,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统一预警级别,进一步降低预案启动门槛。组织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各相关企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增强应急管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4.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环保和气象部门建立会商制度,共同推进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及时推送环境空气质量预测信息,指导相关地区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

25.强化联防联控。预测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提前采取管控措施,及时启动预案,实行区间联动、部门间联动,开展联合响应、联合会商、联合督导、联合执法,形成防控合力。重污染天气预警期内,通过严格落实各项应急管控措施,确保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以上。

26.强化环境监管执法。要不断强化执法检查,全面排查整改各类大气污染隐患和问题,严厉打击各类治理设施停运、超标排污、小散乱污企业违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按照环保法和大气法的相关规定,对大气环境违法行为严管重罚。并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对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年度重点工程项目及投资

(一)年度重点工程项目。2017年全市共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8个,重点工程项目清单附后。

(二)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投入力度,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较上一年增长10%以上。

四、责任分工

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本辖区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要根据全市的总体部署,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确定本年度控制指标、重点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吉林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中的职能分工落实本部门工作任务。

市发改委、市经合局、市哈达湾搬迁指挥部、市工信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重污染企业退城入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共同负责加快推进清洁煤炭供应,推动劣质煤炭退出市场。

市安监局:煤炭去产能,煤炭洗选。

市环保局、市市政公用局、市质监局:加快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

市市政公用局、建委:燃煤小锅炉集中供热并网衔接及费用的监审,推进供热计量改造。城市扬尘管控、建筑节能。

市环保局、气象局:燃煤小锅炉整治、工业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清洁生产审核。建立环境空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机动车污染防治。

市商务局:油品质量管理、落实机动车淘汰补偿政策。

市公安局:烟花爆竹禁限放管理。

市城管执法局:露天焚烧垃圾、露天烧烤食品、餐饮业油烟监管和散流体运输车辆扬尘监管。

市交通局:清洁能源汽车。

市财政局: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完成全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

吉林市2017年工业大气污染防治项目清单


12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热点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