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读“北京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有感

时间: 2019-12-06 23:31

来源:

作者: 朱芬芬

北京要执行强制垃圾分类了。作为生活在北京的普通民众,基于近期本研究室对全国范围垃圾分类的密集调研,谈一些想法。

生活垃圾分成四类:厨余、有害、可回收、其他。这个大致没什么问题。厨余挑出来可以减少对其他成分的污染,特别是对可回收成分的污染。厕所垃圾和一些既不能归为厨余、也不能回收,还不是有害的垃圾,只能填埋或者焚烧处理的,放到其他里去。有害的单独挑出来进行处理,符合危废的处理原则和要求。

但是,其中有关住宅小区是这么说的:住宅小区和自然村应当在公共区域成组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类容器,并至少在一处生活垃圾交投点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容器。这个内容很耐人寻味,作为普通民众,要感谢政府的这个亲民政策,比较体恤民情,说明北京市政府做了很多接地气的调研工作。只要大家在北京市目前的小区里逛逛,就会发现,其实这个状态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怎么收?定点定时收?估计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难度,有点语焉不详,没有说是否定时,只是说了定点。相较于上海执行性可能会更好些。

所以,这个政策读下来,就是感觉政府是心怀政策又怀民。在还没搞清楚情况前,没有来个大跃进。但是,垃圾分类肯定是一个好事,北京怎么推进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现在的垃圾收集系统的功能。现在北京大部分地方没有垃圾分类,所以垃圾混合在一起放垃圾桶,然后环卫收走处理。家里有老人或者有 “废品可以卖钱”意识的人的话,会把纸、塑料瓶等高价值的东西卖给收废品的进入再生渠道,小区里有些打扫卫生的人或者卖废品的人还会在混合垃圾桶里掏出一些可以卖的废品。所以,目前的垃圾收集系统是把废品中的高价值的成分资源化了,但是,中低价值这部分废品没有被回收而是进了垃圾处理系统。当然,还有其他弊端,比如,从垃圾桶里掏出的高价值成分或多或少会被混在里面的厨余垃圾污染而贬值甚至被放弃。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中低价值这部分如果能够回收回来,是否有公司可以继续做后端把它们分成各种细致类别,然后有原料使用厂家愿意买?

目前根据我们的调研,至少北京爱分类和杭州虎哥是可以做这个的。它们最多可以分出40多个类别。但是,显然这个部分是赔钱的,所以,需要政府投入或者购买服务。那么为了减少这个投入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能高值化的那部分也让这种公司收了一起分拣。这也就是北京爱分类和杭州虎哥目前的模式-----上门收“干垃圾”,然后自己拿去分类。小区厨余分开定点投放,请1~2个兼职督导员监督。条例中关于加强垃圾收费管理进一步说明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花钱的事。

最后,我们现在的状况需要对中低价值的成分进行回收吗?还是合着厨余垃圾一起处理得了?

要是厨余垃圾混合了其他成分,而且比例还不少,可以达到一定的热值,估计很多就直接拿去焚烧了,可以进入全球或者局地的碳循环,但是,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个污染。而且,如果其他成分比例不少的话,如果进行回收利用显然边际成本会比较高,毕竟我们还是在倡导尽量减少从大自然直接获取资源。

如果其他成分比较少,厨余垃圾经过一定预处理是可以进行肥料等利用的,问题是:这些掺入成分被挑选出来,还是要进行处理的,可惜已经被厨余垃圾给污染了,价值更低,只能焚烧了,相当于白白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厨余垃圾预处理的成本。其实,按北京爱分类和杭州虎哥的运行数据看,在北京杭州这两个地区,中低价值的这部分垃圾比例可观。

这样看上去,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做好垃圾分类不是问题,可是为什么又没有得到全面铺开?本人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没有国外的先例,有些政府部门有点不敢动手。我们近代的落后,导致大部分东西,我们都是先学国外,再引进消化的。而且国外的垃圾分类模式以前是被奉为神一样的存在被吹捧的。现在,我们禁洋垃圾了,国外反而出问题,那我们似乎就更慌了,不知道怎么动手了。即使有一些应用实例。

第二,现有的模式下的既得利益者,比如,小区物业、守候在小区外的定点废品回收人员、小区内的一些废品回收人员,特别是小区物业,如何与第三方公司实现利益协调?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把责任到底放到哪?谁作为实施购买服务的主体?如何安置这些愿意劳动的相对低收入人群。处理好这些问题,可能就能顺利些。 

另外,还需认识到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平均收入水平以及垃圾中可资源化成分的比例都不算高,决定了人工分拣在我们的“垃圾分类——>细分拣——>原料再用”流程中会存在至少5~10年时间。这期间鼓励企业开发国产的自动化分拣设备以及管道收集系统非常必要,不仅自己需要,以后也可以出口到后进施行垃圾分类的国家。

 

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编辑: 谷林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朱芬芬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长期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本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硕士,后到日本京都大学留学。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以及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