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水业深度对话:技术企业如何突破资本束缚

时间:2013-07-22 17:27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郑岩

新一届政府施政以来,共同建设一个人水相生的“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民族共识。未来十年,被产业界、金融机构等称为“环保产业的黄金十年”,环保产业将真正发挥应有的中坚力量。然而我国当前环保技术孵化转化程度不容乐观,科技与市场的脱节较为严重,科技成果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如何从“技术”研发到形成“生产力”,有效推动产业进步,需要有效机制和各方合力的公共努力。

2013(第七届)环境技术论坛”技术与资本深度对话环节,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水网总编傅涛的主持下,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国栋、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霖、北京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张立辉、纪源资本合伙人于立峰,就环保技术的市场化、环保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孵化和转型升级等问题展开了三维对话。

图为水业对话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傅涛、许国栋、王洪臣、张春霖、张立辉、于立峰)

环境技术型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何在?

向技术型服务企业发展是出路

技术性进步的前提是服务业的发展,傅涛指出,环境服务业如果不能创建良好的界面,技术则无所依托,而技术同时又是环境服务产业的支撑。

许国栋也表示,环保产业的发展只有在服务业成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好的技术产业。就我国环保产业现状而言,服务型产业显然还没有成熟,虽然水业服务的大格局已经初步确定,但技术型产业总体来说还没有起步。

因此,王洪臣强调,“技术类和服务类的企业,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服务型公司有技术含量才能将服务做的更好;各项环境治理技术融入到为客户的服务中,成为技术类的服务型企业,是环境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实现这一过程,只靠固有技术并不能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技术开拓和创新尤为重要,张春霖认为,“只有不断推进技术提升,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政策利好,市场空间巨大,兼并与收购将成产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能源领域发展走过了大热、大冷及大悲,当前,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投资重点逐步转到环保领域。这为环保产业发展提出预警,应避免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不能成为第二个太阳能产业。

国家在政策领域、中央和地方投资拉动方面对环保产业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产业发展商机众多,每一个领域都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光。于立峰指出,“尤其是在水务领域,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再加上环保企业的努力,行业发展前景看好”。他分析,“在这一背景下,兼并与收购将是未来环境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成为行业的转折;创业板和中小板环境相关产业也将受益于此,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结合巴安水务自身经验,张春霖介绍了技术型企业上市的关键。“环保企业从创业开始便会注重资本积累,包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资本积累到一定时期会遇到瓶颈,光靠自身资本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上市等途径将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对接,尤其是技术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这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技术市场化的难点和方向是什么?

注重实用性技术应用,促进技术转移孵化

当前,环保产业备受关注,但从技术角度来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技术作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一个最高标准。

张立辉指出,“企业如果没有技术则做不出价值,但有了技术,如何使其促进产业发展并获得市场的认可是关乎企业成败的关键”。

对于这一点,于立峰认为,“技术不是越高端越好,而是越实用越好。每一个技术的适应性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以市场和产品为导向,盲目追求高科技,这一技术对资本市场而言是没有价值可言的。技术要成为产业的发动机,需要一个过程,而处理好资本、投入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是这一过程的关键”。

基于对技术的理解,许国栋认为目前环保技术发展存在几个误区。首先是在环保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下,企业往往追究技术多样化,从而导致技术的专业化很差,重复率非常低。其次是目前环保企业在技术上不愿意学习和模仿,不愿意“买”和“用”,忽略了实用型技术的推广。

对此许国栋指出,“技术转移将是一条有效途径。国际环保产业发展非常注重技术转移,但在我国实现的很不理想,国外企业在中国的技术转移一直走不通。为此,我国政府正尝试通过与企业合作,在技术评估的基础上,购买相关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成立技术开发企业,再将这些技术企业卖给需要的公司,从而实现技术转移和孵化,推动产业技术发展”。

环境监测和水能关系或成环保技术发展新领域

我国污染物分布非常广,尽管已经启动了环境监测工作,但仍难以确定污染物存在的位置和污染量。从产业发展和现实应用角度来看,王洪臣认为,监测仪器和监测设备是最容易、最快被行业所认可的。“遗憾的是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国外的仪器设备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国内产品占比非常小。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在于监测的准确性,只有突破这一点才能迅速的找到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王洪臣指出。

“其次,西方做得非常到位的水能关系研究,我国目前还没有人涉足”。王洪臣介绍说,所谓水能关系,是指水资源和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但同时应该认识到,水会制约能源,能源也同时制约水。“离开了能源的解决不可能解决水资源,没有水的彻底解决也不可能解决能源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洪臣认为,要将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结合在一起,环境领域节能降耗的潜力非常大,且与利润直接相关,也将成为被行业快速认可的领域。

资本如何助力环保产业发展?

找好着力点,将资本用于关键环节

我国政府部门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出台相关强制性政策进行约束,另一方面从财政和税收手段帮助和支持产业发展。

张立辉指出,“国家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存在误区”。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政策资本因没有满足产业发展的真正需求者(用户和消费者),造成其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环保产业发展应充分借鉴这一经验,将资金投到环境修复、污水以及地下水和空气治理等关键环节,这样才最有意义,而不是将资金都补贴给设备制造商。因此,“政府和资本助力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巧妙的手段,找好着力点,帮到点子上,才能真正推动行业进步”。

环保产业的发展,除了实现资本的对接,还涉及资本的放大与助力,傅涛强调,只有这样技术企业才能做大。实践证明,在资本关注行业时,技术企业要抓住机会实现快速发展,而这一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

 

编辑:郑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