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18 15:22
来源:中国大气网
作者:成苗苗
随着大气治理政策的不断加码,大气治理市场需求也逐步释放,根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的投资估算,在2013-2017年,全国大气污染治理所需投资总额约为1.75万亿元,国家财政投入仅占一小部分,更多的资金还要从市场中来,如何调动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引导资金流向环保产业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7月17日,以“大气治理的投融资模式”为主题的第二期大气高级战略沙龙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召开,本次沙龙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中国大气网共同主办,旨在探讨大气治理资金流向、产业投融资模式等核心问题,为政府和产业界提供参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马永亮、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王守清、清华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总编傅涛、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主编成卫东、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江苏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区长杨雪峰、盐城环科城主任张伟中、中持环保董事长许国栋、中海昊华董事长罗永泉、国电清新总经理助理赵迈等近30位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学界、产业界代表出席沙龙并参与讨论。
为与首期大气高级战略沙龙形成衔接,贺克斌对大气成因进行了简短的介绍。他认为,大气污染成因的复杂性带来了治理的难度,各地政府扛着高压治理大气污染,“地方领导在意的是,一动环保,GDP就掉下来了。” 通过单纯的技术和管理无法实现目标时,市场机制和经济的杠杆作用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根本办法。贺克斌介绍,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俊正在做PM2.5经济政策研究,他认为如果操作得当,是可以做到在GDP不掉的情况下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对此贺克斌表示:“政府很多急迫的需求,给产业界带来很多机会,如果能找到好的办法,有了好的投融资机制,形成有活力的治理市场,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随后,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作了主题发言,他介绍,五年内全国范围大气治理的资金需求约是1.75万亿,并梳理了中央及各地政府大气治理投入,然而这一部分投入只是杯水车薪,1.75万亿的巨额治理费用仍面临很大的缺口,亟需社会资本的注入,然而“大气污染没有明显的边界,没有商业模式”,这是社会资本难以注入的根本原因。薛涛分析道“第三方治理在水污染治理领域、固废领域都能实现,但大气领域社会资本很难进入。我们认为有四个融资困境,第一是环境领域融资渠道相对较少,难度较高,第二是私营环境企业规模小,社会资本进入的规模有限,第三是有限追索制没落实到位,融资体系并不完善,银行需要母公司的担保,项目公司以本身的风险难以得到贷款,项目融资不尽完善也制约了资金进入环保领域。前三点是环保领域的共性,第四点是大气领域的特点,项目边界不清晰,不具备项目融资可能性,大气领域比较难以实现基于公共服务的项目融资结构设计。”傅涛也认为大气治理行业与水污染治理、市政垃圾处理在性质上有很大区别,他说:“大气治理没有很清晰的边界,没有办法通过投资拉动来实现,大气治理很多项目没有经营性,不是政府公共服务采购,而是政府要求污染企业做脱硫脱硝,本质上不是特许经营,大气大部分的治理措施没有成形的商业模式,用投融资的方式把大气治理在产业上落地,相对比较困难。”
基于此结合E20环境产业研究院相关研究,主讲人向现场嘉宾提出了大气治理钱从哪里来、怎么来的议题。
对于钱从哪里来,与会嘉宾的观点非常一致,大气治理的钱,无非是两部分:公共的钱和私营的钱,及政府出资和社会资本的注入。中持环保董事长许国栋把这两部分资金比喻成“仰望星空的钱”和“脚踏实地的钱”,大气治理产业的发展,急需要仰望星空,又需要脚踏实地。
治气钱来源很明确,而钱怎么来成为了重点探讨的对象。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王守清认为,大气治理的钱,政府应该承担大头。他举了地铁四号线的例子,地铁四号线总投资需要150亿,而政府承担了70%,到运营阶段,又进行了两次票价补贴,使得项目得以顺利建设运行。这与大气污染物治理相对成规模的火电行业有些相似,马永亮认为“电力是一个很好的模板,国家有脱硫电价补贴,电网来计量,环保来核查,物价局再去结算,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这一观点得到嘉宾的认可。
社会资本怎么来,是这次讨论的重中之重,作为政府主导型产业,许国栋认为,大气治理社会资本的注入,还是要由政府来主导,并且必须“科学化的指导”,金永祥说:“比跟政府要钱更重要的是有效的使用”。而发挥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治理行业,是政府资金使用的一条“正道”。杨道杰认为,应该用政府财政有限的资金寻求放大效应,比如用贴息使金融资本参与进来。
傅涛补充道,撬动社会资本方面,应该用政府的钱寻求三个放大。第一个是责任放大,针对排污企业,无论叫他付费也好,叫他负责也好,政府应该想方设法花少量的钱,逼着企业投入十倍二十倍的钱用于污染治理;第二个是模式放大,根据受益者支付原则,设计出尽量把受益者变成经营行为,就像把脱硫脱硝变成经营行为,用不着你政府投资,就起来了。比如VOC治理,工业园区臭味治理,找几个点进行制度设计,就像污水处理BOT一样,政府不用掏钱,游戏规则设计好了的话,市场就会投,通过这种模式放大,可以把投入再放大十倍以上;第三个是金融放大,把政府补贴变成服务性的采购性的补贴等方式,实现政府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然而,大气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所有的提议都需要经过事实的验证。出席沙龙的嘉宾认为,要想形成大气治理产业,最首要的是明确大气治理的几个领域,划清边界,找准一些可以做成大规模项目的领域。金永祥表示:“每进入一个新的行当,可能不是设计出来的,需要磨合很长时间,突破很多体制方面的限制。对于这么一个复杂的问题,像薛总说的没有边界,没有项目,想一步解决几乎不可能。做融资应该先把复杂的事情清晰化。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一起在某一个项目里突破,一点一点做。一旦做好了之后,其他行业学起来就非常容易。”
最后,傅涛指出,大气治理任重道远,大气治理投融资模式也是在初期探索阶段,也许目前的讨论虽不尽完善,但“我们渴望通过探讨和研究,在大气领域逐渐形成一个一个清晰的模块,通过投融资的桥梁,让市场可以识别,让政府可以变成监管者、参与者,让公众参与,让多元博弈发挥更好的作用,最终实现我们的蓝天梦。”
编辑:成苗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