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广西贵港市节能环保“十三五”规划印发:到2020年环保产值突破300亿元

时间:2017-04-10 14:37

来源:贵港人民政府

(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我国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我区也同步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广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2015—2020)》等文件,为贵港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指明了方向。针对城镇、村屯、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农村人饮安全、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将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三)“三大战役”给环保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我国相继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简称“环保三大战役”)将带来近10万亿投资,“十三五”期间国家也将对环保产业每年投入2万亿元左右,社会环保总投资达17万亿元,为环保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环境工程,带动环保装备制造、产品开发、工程建设和各类环境服务业等全面发展,未来将形成若干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区生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并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加快建设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和新兴工业城市为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强市,东进融合、开放带动,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三大战略,以节能环保重点工程为抓手,着眼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需要,打造产业集聚基地、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发展自己的品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成为贵港市新的支柱产业。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示范建设,重点工程带动。

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加快提升产业能级。对接国家和自治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中的技术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建设、骨干企业培育等内容,结合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突破方向,组织实施节能环保重大工程和产业化项目,提升产业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以重点工程项目推进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市场需求大、产业关联度高、技术条件应用成熟,科研基础较好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动力。

(二)坚持市场主导,发挥政策效应。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全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和落实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节能环保产业,整合优势资源,构建政府、市场、企业、公众的联动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坚持创新驱动,突破重点领域。

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创新为驱动力,大力发展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公共技术。发挥贵港市人才、资本、技术和综合配套优势,推动组织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的积极创新,力争在产业组织协调、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发展投融资、服务模式、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合作机制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四)坚持产业延伸,打造循环经济。

围绕园区特色产业,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产业链为抓手,聚集上下游企业,在能源供应、原材料供给、废水废渣处理等方面积极打造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符合贵港经济发展的循环产业园区体系。

三、发展目标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政策引导、规范市场动作、激发市场潜能,努力实现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由低端为主向中高端转变,企业经营由以单一产品为主向重点领域一体化综合经营转变,园区发展由企业简单聚集向集群创新转变,产业由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向先进制造业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业互动并进转变。重点发展以一批辐射带动效果显著、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特色产业链,形成涵盖装备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日臻完善,一批具有“专精特新”优势的特色企业初步形成,行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节能环保产业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一)产业规模得到扩大。

到“十三五”期末,力争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其中高效节能和清洁能源产业产值230亿元;先进环保产业产值2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45亿元;节能环保服务业营业收入5亿元。在节能产业、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企业集群,大力引领我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

(二)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通过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联合、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企业,增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组建一批自治区级以上节能环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三)加强园区规划,打造产业重点集聚区。

按照“一区多园”和片区优势,逐步优化空间布局,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到2020年,重点构建以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动车、制糖、造纸、环保建材、城市固废等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和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同时引进发展水、气、固废等环保领域技术咨询和治理等节能环保产品制造与商务服务区。

(四)产业园区建设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到2020年,全市有2个自治区级园区按国家生态工业园标准体系完成生态园区建设,自治区级园区全部启动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构建起一批主导产业链型的(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市产业园进行生态化、循环化改造。

1234567...11

编辑: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