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京市印发“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 四方面完善市政供给体系

时间:2022-05-19 09:55

来源:中国固废网

5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完善市政供给体系,提升可持续支撑能力,重点从四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1. 打破瓶颈、填平补齐,加强市政系统承载能力

依托中心城区供水厂扩能和主干管网完善,提升首都功能核心区供水安全性。逐步建立社区或楼宇的污水微循环设施,充分收集利用雨水。打造世界领先的智能配电网,提高电力设施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完善天然气管网系统,推进非居民液化石油气用户替代工作。完善城市热网连通工程,整合老旧低效锅炉房, 提高供热安全保障度。更新改造老旧隐患管线,建立老旧隐患管线台账,制定更新改造计划,提升市政管网运行的安全性。结合小微绿地、社区商业便民综合体的实施建设,解决局部区域公厕不足问题。以垃圾分类管理为核心,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清洁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设施,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区。

2. 实施市政管线更新改造和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市政系统安全水平

一是进行基础信息普查。普查各类地下管线的基本状况,重点关注腐蚀、锈蚀、变形、老化等可能影响管线安全运行、导致管线事故发生的自身结构性隐患,以及长输油气管道、危险化学品管道与城市燃气管道等地下管线的交叉、相邻或重叠区域和违法违规建设占压、土体病害等周边环境影响隐患。二是实施管线更新改造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定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和隐患治理计划并组织实施。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长效机制。深化数据共享,结合普查排查和数据汇交入库,实现全市地下管线基础信息共治共建共享;加紧构建感知监测体系,以管线企业为主体,结合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和隐患治理,统筹推进管线运行状态监测、隐患感知预警等信息手段建设,提升地下管线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3. 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和功能融合

采取低影响开发、分流、截流和调蓄等综合措施改进老城现状合流排水系统。采用下凹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坛等综合措施对小区、公共建筑、平房院落、公园、绿地及市政道路进行海绵化改造,在源头控制雨水径流外排量,减少入河污染物,改善水环境质量。按照“增量控制、存量整治、分步实施、突出重点” 的原则,综合利用各类新技术新手段,引导市政设施在安全前提下复合利用。以阜内大街多杆合一改造净化街道环境为示范,积极推进市政箱体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改造,整治架空线,净化城市空间。

4. 迈向碳中和,推进绿色低碳能源转型

根据城市更新特征与碳中和需求,实现城市电、热系统的结构性优化。逐步推进老旧建筑节能改造,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将传统建筑转变为产能建筑,老旧小区改造结合电动车峰谷储电,实现“微能源”社区创建。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改造设计。积极推进热泵系统供热,重点推广地源热泵、再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结合 资源条件有序发展中深层地热能。稳步推进风电、垃圾焚烧发电, 大量调入绿电。实施维护结构节能改造、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及供热系统智慧化改造。存量用地更新充分考虑市政基础设施用地需求,为碳中和发展预留能源新技术的建设条件。

具体详情如下(文末有文件全文下载地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的通知

京政发〔2022〕20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10日

附:

目录

总则1

(一)指导思想1

(二)规划依据1

(三)规划定位2

(四)规划原则2

(五)更新方式3

(六)规划范围3

(七)规划期限3

第一章 总结回顾“十三五”时期城市更新成就与问题4

一、回顾“十三五”时期城市更新成效4

(一)内涵丰富的更新实践行动逐渐展开4

(二)灵活多样的更新实施模式不断创新6

(三)面向实施的更新政策体系逐步构建7

(四)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8

二、总结“十三五”时期城市更新问题9

(一)更新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引领有待加强9

(二)实施层面痛点突出,政策支撑有待完善9

(三)社会资本积极性弱,激励机制有待探索9

(四)共治格局尚未形成,协同机制有待构建10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更新要求10

(一)机遇前所未有,助推城市转型发展10

(二)挑战依然艰巨,指明创新重点难点12

第二章 坚持规划引领,明确更新目标方向14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立更新目标14

(一)保障首都功能,服务“四个中心”建设14

(二)着力扩大内需,激发城市经济活力15

(三)聚焦“七有”“五性”,切实改善民生福祉15

(四)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绿色低碳发展15

(五)弘扬历史文化,推进文化传承复兴16

(六)提升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共享发展16

二、着眼可持续提升,谋划更新策略16

(一)塑造大国首都风范,提升政务环境品质16

(二)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引领城市功能优化17

1234567...18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