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京市印发“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 四方面完善市政供给体系

时间:2022-05-19 09:55

来源:中国固废网

三、强化分圈层引导,明确更新方向

全市集中建设区内共有可更新建筑约 2.45 亿平方米。依托

《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分圈层差异化明确更新方向,将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作为更新重点,强调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修补。

(一)“一核”强调保护更新,实现人居环境和谐共融

首都功能核心区存量可更新建筑约 0.42 亿平方米。核心区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地区,强调保护更新,更新用地优先用于保障政务中心建设和做好“四个服务”,提升中央政务环境,促进重点地区环境品质优化。改善人居环境,保障职住平衡,推进平房区申请式退租及保护性修缮,危旧楼房和简易楼要优先解危排险,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补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老城区文化活力,推进老旧厂房、老旧楼宇转型提质增效,促进传统商业区转型升级,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的和谐共融。

(二)“一主”突出减量提质,推进功能完善品质提升

中心城区存量可更新建筑约 1.24 亿平方米。中心城区突出减量提质,立足“减量双控”,将更新空间优先用于改善民生与科技创新,统筹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加大配套设施和服务供给,完善学前教育、医疗、养老、社区便民服务、菜市场、便利店等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着力解决停车、绿化、道路微循环和职住平衡等问题,推进楼宇商圈升级,打造活力消费高地,聚集高端要素,支撑科创发源地。

(三)“一副”承接功能疏解,塑造城市建设特色标杆

城市副中心存量可更新建筑约 0.13 亿平方米。副中心应利用更新空间发挥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能力,率先探索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路径,形成“北京经验”。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强化“腾笼换鸟”,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深入开展副中心老城区城市“双修”工作,补充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建立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增加绿色空间,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

(四)“两轴”优化首都功能,提升国际城市文化形象

以长安街为依托,优化中央政务功能布局。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有序推进中央政务功能合理布局,使中央党政机关办公功能相对集中,凸显政务集群优势。提升长安街沿线平房区及重要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推动长安街沿线单位改造建筑前区空间,提升长安街两侧(除红墙段)绿地开放率,逐步形成连续开放的长安绿带。

推动中轴线申遗保护综合整治,彰显古都风韵。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的有机更新应以文化功能为主,研究腾退空间合理利用方式,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展示传统文化精髓, 体现现代文明魅力。

着力推进“两轴”沿线功能调整和景观提升优化,强化国家礼仪形象,系统优化沿线周边建筑形态轮廓、色彩材质、天际线、建筑风格、第五立面和夜景照明。

(五)“多点”全面承接疏解,推动平原新城发展建设

平原新城及地区存量可更新建筑约 0.54 亿平方米。平原新城及地区更新空间聚焦老旧厂房与老旧园区、老旧楼宇与传统商圈,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精尖产业,以及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及其配套服务功能,优先用于承接中心城区疏解的科研办公、商务商贸、公共医疗、教育培训等功能,推进老旧小区和老旧楼宇更新改造, 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色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六)“一区”探索绿色发展,优化涵养地区生态环境

生态涵养区存量可更新建筑约 0.12 亿平方米。生态涵养区结合城市更新适度承接与绿色生态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功能。以生态保育为前提,积极探索利用老旧厂房、产业园区等存量空间, 结合功能定位、自然禀赋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带动用地减量复绿,推进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因地制宜构建绿色发展产业体系。

第三章 以人民为中心,确定更新空间体系

城市更新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手段,应坚持首善标准,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建更新空间体系,聚焦存量空间,加强街区统筹,以块统条、以条促块,做好基础设施类系统保障、居住类保护更新、产业类“腾笼换鸟”、公共空间类品质提升,通过系统强化公共服务、市政和安全设施的支撑能力,推动城市环境品质、空间结构和功能效益的整体优化提升, 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有效的空间载体。

一、强化系统承载,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一)提高住房供给能力,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

健全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住房体系,保障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户籍家庭居住需求,增加保障性住房与共有产权住房供给,帮助新市民、青年人解决住房问题,逐步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推动实现全体市民住有所居、宜居宜业。着眼住房建设从增量发展进入存量更新实际,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存量盘活和用途转化,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借鉴广州规范复建安置住房建设模式,探索通过城中村、城边村有机更新提供“一间房、一张床”,推动剩余安置住房房源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增加本地居民资产性收入,降低公共财政负担,保障住房有效供给。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居民共治的方式, 依托存量更新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

(二)丰富设施服务供给,提高设施配置适应性

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丰富多层次供给,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强存量空间资源挖潜,鼓励利用存量资源改造为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结合在地居民及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利用。创新公共事务用地设置,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适应性, 结合需求动态优化。在满足设施服务半径且不相互干扰的前提下,鼓励使用性质相容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复合设置,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效能提升。统筹郊区新城、京郊小镇养老设施建设,通过租赁置换、养老置换等模式,腾挪出核心区及中心城区居住空间,促进职住平衡。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推进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推进通州马驹桥、顺义空港、大兴京南、平谷马坊 4 个物流基地转型升级。

1...45678910...18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