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张远航院士走进洛阳 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咨询

时间:2017-08-29 10:31

来源:先河环保官网

8月22日-23日,在洛阳市政府“网格化管理咨询专家组”邀请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国刚应邀来到洛阳,协同先河集团总裁陈荣强,先河环保管理咨询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刘新罡等,就大气污染防治进行把脉问诊。专家组以深度座谈、报告会形式,深刻分析目前大气环境质量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就如何提升洛阳市大气污染防治能力提供建议。洛阳市市委书记李亚热烈欢迎专家一行,希望能多措并举提升污染防治管理水平。

  深度座谈会现场

  张远航:大气污染防治要“依赖核心科技”

  张远航在会谈中表示,目前,全国大气污染的特征是二次污染突出,对PM2.5的影响高达60%至80%,根据洛阳市公布的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当年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呈现增多趋势。据此,张院士还指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处于相持阶段,大气污染有效防治依赖于核心科学技术的突破;同时,区域污染防治关键技术日臻完善,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还依赖于多污染区域和参数联防联控的实践。

  李国刚:大气污染防治要“因地、因人、因时制宜”

  “洛阳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压力很大。”李国刚认为,洛阳中心城区在周边县(市)区的影响下,空气质量达标率较低,所以改善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迫在眉睫。

  李国刚对洛阳市的“天保周、周保月、月保年”工作思路持赞赏态度。他认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洛阳有着特殊的地形地貌,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处位置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情况,对内部和外部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大气污染防治不单单是治理企业,政府相关部门每个人都应该动起来,不尽职尽责就要追究问责。此外,一年四季气象条件不同,生产规律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制定不同的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源解析工作,并建立长效的污染防治方案。在散乱污企业管控上,要结合网格化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

  刘宛康:“先河网格化+专家组会商+多部门联动”落实大气污染攻坚战

  洛阳市市长刘宛康指出,洛阳市大气污染成因复杂,当前形势非常严峻,与省定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并结合专家建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各县市区、各市直有关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专家讲座建议,全面提升环境治理的工作水平。其次,要做到聚焦重点、强化措施。尤其要严格落实扬尘管控有关标准,力争完成8月份省定目标。

  刘宛康强调道,要进行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先河网格化监控系统已经建设完成,要结合网格化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准确判断污染源,有针对性的开展污染治理。抓好建章立制,做好每日会商制度,邀请网格化专家组全面参与、全程参与。要加强指导盯住高污染区域和重点污染源,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消峰降低污染指数。并指出要对污染情况严管重罚、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涉气企业的管控。刘宛康强调属地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法定的环保责任。

  陈荣强:监测与监管联动,网格化专家组全力支撑研判工作

  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结合几位专家和领导强调的技术支撑,指出,目前洛阳市已经布设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作为环境监管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旦发现污染超标行为,马上就将报警信息发到相关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并推送到相关部门的管控平台上做到实时监管。通过实时的报警信息以及科学的管理流程、管理机制,直接打通监测到监管的通道,协助实现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实现污染的消峰减频;系统还可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果进行评估,管控效果用实时监测数据说话,确保污染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从而进行精准化、科技化治霾。

  陈荣强强调,网格化管理咨询专家组将全力支持洛阳市网格化管理咨询工作,联合内外专家力量,提高网格化数据实时监控、污染管控、现场核查、分析研判及综合运营能力,立足于洛阳市环境数据的深度挖掘,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政府持续开展动态源解析、预警预报、治理评估等提供决策支撑。

  刘新罡:利用高校平台优势加强科研成果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刘新罡副教授对洛阳市大气环境污染的成因做了解析,并结合市区的地理位置、天气因素等分析了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刘新罡还重点介绍了要发挥高校在科研、学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应用作出贡献。

  洛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敬林,洛阳市副市长李保兴,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张军主任,洛阳市环保局局长杨晓阳等参加座谈及会议。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