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22 11:08
来源:南通市人民政府
推进岸线整合与利用。提升开发利用区岸线使用效率,合理安排港口岸线、过江通道岸线、取排水口岸线。控制相关企业无序占用岸线,推进公共码头建设。港口工业生产岸线腾退转移,生活、生态岸线空间稳步增加,实现“三生”空间有序发展,统筹重要过江通道岸线的控制预留。加快沿江原南通港区、任港港区、狼山港区、富民港区以及江海港区的分期转移和整合,形成沿江五港区的总体格局。严控新增港口岸线利用,取消或调整与水源保护、生态红线区域等有冲突的港口码头。对一些开发布局不合理、未按国家有关规定、不符合规划的开发利用项目逐步加以纠正。对涉及岸线利用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清理整顿,逐步消除存量,坚决遏制增量。依法取缔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非法码头和装卸点,到2020年,沿江非法码头彻底消除。建立健全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协调机制,统筹岸线与后方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探索建立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三)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快绿色南通建设。切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坚持“两沿三园”绿化思路,实施沿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沿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沿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绿色通道和农田林网建设,积极推进退化防护林修复、低质低效林改造和中幼龄林抚育,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沿江、沿河水资源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到202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4%。
推进五山森林公园建设。整合“五山”与沿江岸线生态资源,统筹推进狼山中心片区、军山森林公园片区、南通植物园片区、滨江观光带片区、啬园片区、狼山古镇片区和旅游配套片区等7大片区规划建设,扩大景区生态空间,2020年前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加强河流生态保护。加强河流保护,全面清理河道乱占乱建、乱垦乱种、乱排乱倒,严格控制并适度增加水域面积。以现有水域面积作为最低控制阀值,全市各地水域面积基本保持动态平衡,维持平原水网地区特色,并保持水环境容量。完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开展水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要河流健康等评价。
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编制全市湿地保护规划,强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通过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等方式,加强重要湿地保护,建立覆盖全市重要湿地的保护体系,提高全市湿地保护率和保护等级。加强长江江滩及通江河流等重要湿地保护。通过河岸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湿地植被恢复、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实施湿地综合治理,提高湿地生态功能。
(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提升水生生物保护水平。扩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数量和规模,加快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维护水域生态平衡。认真实施长江禁渔制度,加强长江渔政巡航执法督查,严厉打击“绝户网”和“电毒炸”等非法捕捞行为,大力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加强渔政与公安、海事等水上执法部门协调配合,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重要渔业水域污染防治,积极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加大物种生境的保护力度。加强长江珍稀濒危及特有鱼类资源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重要生境的保护。加强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保护,推进规范化建设。加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救助与扩繁,加大候鸟栖息地原生境保护力度。加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进一步规范保护设施,提升保护水平。在如皋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实施全面禁捕,采取分批分步方式有序推进长江渔船渔民退捕转产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落实涉渔工程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资源影响专题评价与生态补偿。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加强对航道疏浚、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等涉水活动的规范管理。加大长江干支流河漫滩、洲滩、岸线、河口滩涂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范能力。加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管力度,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构建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和防控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物种分布情况监测。加强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防控与治理。基于南通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不断建立和完善5个一类开放口岸的查验机制,不断提升南通口岸防控外来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传入的能力。重点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美国白蛾等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开展检疫性实蝇、舞毒蛾、外来杂草、重要农产品疫情及突发疫情等监测及调查。
五、进一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治污控源为重点,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断面治理,坚持问题导向,顺应群众期盼,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不断优化水生态、改善水环境、营造水景观,切实维护和改善长江水质。
(一)实行质量底线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省环境质量标准,将水质达标作为环境质量的底线要求,从严控制污染物排放。建立流域—控制单元—控制断面的治理体系,以控制单元治理保障断面水质达标,以断面水质达标确保流域控制目标完成,实施水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优于Ⅲ类等水质良好类控制单元,采取水生态保护及风险防范措施,在确保水质不退化的基础上持续改善;对水质为劣Ⅴ类、Ⅴ类或其他水质需要改善提高的控制单元,制定水质达标方案,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和达标时限,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深化“河长制”“断面长制”,以“三河三行业整治”为重点,实施“拆、封、建、转、清、畅、管、绿”八大工程,推进河岸共治,全面、系统、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实行按月监测通报、按年度考核,严格按照断面水质结果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和奖励,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区域限批、地方领导责任追究重要依据。到2020年,地表水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4.2%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
编辑:汪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