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02 15:26
来源:杭州环保微信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三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部署。生态环境部邀请三位专家就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治理等问题展开了解答。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三位专家都说了什么?
解读专家: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金南
解读主题:《大气十条》完成情况、《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结构调整等内容
1、《大气十条》目标完成情况如何?
《大气十条》确定的45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完成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39.6%、34.3%、27.7%
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58微克/立方米
2、各省考核成绩单如何?
15个优秀:北京、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
8个良好:天津、河北、辽宁、吉林、江苏、广东、重庆、新疆
8个合格:山西、安徽、江西、河南、广西、陕西、甘肃、宁夏
3、蓝天保卫战目标设定是怎么考虑的?
《三年行动计划》新目标: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总之,要体现三个明显: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4、蓝天保卫战目标与《大气十条》、“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存在什么关系?
“十三五”约束性指标任务已下达,同时与蓝天保卫战完成时间重合,所以,蓝天保卫战按照各地完成“十三五”约束性指标来要求。
5、蓝天保卫战北京市的目标是如何设定的?
北京市提出到2020年实现PM2.5年均浓度56微克/立方米左右目标。
最新污染物源解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移动源、扬尘源贡献率上升,燃煤和工业源贡献率下降,生活面源贡献率进一步凸显,因此,为了达到2020年的目标,需要更加精准施策。
6、《三年行动计划》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有什么部署和安排?
我国产业结构偏重,重化产业围城现象突出,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散乱污”企业,严重污染环境、扰乱市场秩序、挤占发展空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十分突出。
《三年行动计划》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作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重点区域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加大现有化工园区整治力度。
二是严控“两高”行业产能。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
三是将“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作推向全国,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实施分类处置,重点地区率先完成。
四是深化工业污染治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五是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公司,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绿色化发展,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7、《三年行动计划》如何做到既顺应人民群众渴望蓝天的期盼,又保障北方群众取暖过冬等基本的民生?
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清洁取暖方式,不局限于“煤改气”,减轻气源保障压力。在采用“煤改气”的地区坚持“以气定改”,同时为防止出现“气荒”,要抓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在采暖季实行“压非保民”确保群众用的上气,清洁温暖过冬。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中央财政支持清洁取暖试点范围,完善相关价格政策,确保老百姓用得起。
解读专家: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 丁焰
解读内容:运输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治理
1、治理大气污染为什么要调整运输结构?
我国公路货运占比较大,公路运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高,根据大气细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车已经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首要污染源。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计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30%,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增长40%、长三角地区增长10%、汾渭平原增长25%。
2、在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工作进展?
一是天津港等环渤海港口煤炭集疏港运输实现“公转铁”。
二是全国铁路货运占比扭转多年连续下滑趋势。
三是相关部门单位和地方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定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方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铁路总公司积极推进唐山地区矿石疏港运输。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