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18 10:17
来源:工信部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一)硬件和耗材回收
惠普在全球 73 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回收计划,工作重点是分解产品,回收材料;与第三方回收厂商合作,确保符合惠普的政策和标准;与合作伙伴和政府合作提高回收标准;为全球电子产品回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自1987年至2015年,累计回收近150万吨计算机硬件和耗材。
(二)硬件再利用
工作重点是再制造、翻新计算机和打印设备,并重新上市销售;与第三方再利用厂商合作,确保产品符合惠普的政策和标准。从2003年到2015年,惠普公司再利用了4380万个计算机零件,使用超过8万吨回收塑料生产新的墨盒和硒鼓。
(三)第三方审计
为确保回收物品得到恰当处理,惠普要求回收和再利用厂商使用绿色加工技术,并完全遵守国家及企业相关规定;同时要求厂商获得适用的第三方认证,如R2 和 e-Stewards 标准等。
惠普委托Environmen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ERM)公司审计厂商是否符合惠普政策,包括向发展中国家电子废弃物出口政策、惠普供应商行为准则、回收和再利用标准等。 ERM公司 审计人员评估厂商环境、健康和安全表现,此外还根据装运和收货记录检查下游物料流,核实是否有物料“泄露”到批准厂商之外的情况。不合规的厂商须在 30 天内提交纠正措施计划,并在 90 天内解决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对于不愿意整改的厂商,惠普将终止与其合作。
五、绿色物流与包装
(一)绿色物流
由于运输量大,惠普产品运输方式对减少产品运输的碳足迹至关重要。惠普通过改变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等措施打造绿色物流。2015 年,产品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至160万吨碳排放同,比前一年下降了 6%。
改变运输方式。航空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大的运输方式,因此改用海运等其他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2015 年,惠普公司将从中国至亚洲其他国家、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笔记本电脑运输由空运改为海运,大约减少了 4万吨碳排放。
惠普提高运输效率,整合运输将产品直接发送至客户或者距离最近的分销中心,这样可以增加运输密度,减少所需空中和海洋运输总里程,进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惠普率先使用泛欧亚国际铁路货运线在 22 个国家和地区运输产品,将近 7,000 英里的里程只需花费 22 天,而之前用卡车将产品运输到中国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至欧洲则需要 34 天。在中国,通过公司“向西发展”计划,惠普沿泛欧亚国际铁路构建了从重庆到德国的新货运列车网络。
制定行业标准。惠普领导以物流行业为重点的环保协会,帮助制定运输的行业标准和温室气体计算方法。相关协会包括BSR “清洁货物工作组”、全球物流排放委员会、亚洲绿色货运、欧洲绿色货运、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联合国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以及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SmartWaysm。
(二)绿色包装
包装材料对环境有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运输效率。通过使用可持续材料,开发更小更轻的包装,以减少与产品运输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惠普包装采用可持续发展六项原则,分别是确保惠普包装中不使用相关物质;减少使用每种新产品中的包装材料;通过设计包装以便在可行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增加可再生内容的使用;更换难以回收的材料;确保使用可持续材料。
2015年惠普通过创新打印和个人系统产品包装,公司及其供应商创造了环境和成本优势:减少了12,700吨碳排放;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减少了5,700吨包装材料;使用了14,800吨可循环发泡胶和木质包装材料;使用了257吨的可循环缓冲包装材料;较上年节省了900万美元。
六、绿色供应链总体成效
(一)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减少
2015年惠普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10年下降了20%,提前实现2020年目标;产品运输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亦比前一年减少了6%。
图5:供应商温室气体排放绩效(2010-2015)
(二)废弃物产生量不断降低
惠普支持供应商通过降低废弃物以减少产品的环境足迹。惠普是全球社会责任合规方案(GSCP)成员,向供应商介绍GSCP环境参考工具,帮助供应商实现废弃物产生量的最小化。惠普收集并报告供应商的废弃物产生数据,鼓励供应商提高环保意识和加大减排力度。目前,惠普公司59%的供应商已制定了废弃物相关目标。
(三)水资源高效清洁使用水平不断提升
惠普与供应商共同改善水资源管理,鼓励供应商负责任地抽取和排放。通过运用GSCP的环境参考工具,帮助供应商改善水资源利用和其他相关方面的环保执行工作。惠普使用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全球水资源工具,评估供应商所在地的环境风险,识别水资源供给紧张的状况。2014年,72%的供应商(按支出)提供了取水数据。
表2:供应链环境影响数据
(HP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15, P.68)
附录: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