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09 09:08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李少甫、顾春雨
上图展示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规模项目中的竞争。从相对规模较大项目(5000万以上)角度来看,地方环卫企业市场化以及固废、水务A方阵扩张的企业占比明显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地方环卫企业更易在本地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延伸,取得涵盖末端垃圾处理运营的项目,此类项目一般规模较大。而A方阵有明显的资本和品牌优势,在末端垃圾处理项目的竞争中拥有优势。
拆解来看竞争主体的变化,2018年-2019年前三季度最明显的减少来自A方阵,但我们认为在之后的几年,还会有更多尚未进入环卫市场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A方阵企业参与到环卫市场化竞争当中。另外我们看到2018-2019年前三季度,车辆设备市场化延伸的环卫企业有明显增加,来自市政绿化的市场化延伸的企业占的份额在今年前三个季度也有明显增加。
再回来看企业的规模效应,E20从2017年起开始发布环卫的十大影响力企业。(推荐阅读→固废战略论坛:2017固废&环卫年度影响力企业等11大榜单揭晓)五千万以上的优质环卫项目中有55%是归属于环卫十大影响力企业(见左图),而一亿以上的项目则被八家企业拿走。另外一方面来看环卫行业的集中度情况,不同于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领域,自2016年起环卫行业集中度略有提高,但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有大量的小企业存在于市场化的竞争当中,形成了庞大的分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统计的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行业的集中度是总体集中度,是将未市场化运营的项目(政府直接运营)也统计在内后所得,而环卫的集中度则是仅统计市场化项目中的集中度。若将政府运营的环卫项目也纳入统计,环卫行业的集中度将减半,大约在10%左右。
垃圾分类
下面来看垃圾分类,上图展示的是近年来推出的环卫项目中垃圾分类项目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2018-2019年前三季度以来带有垃圾分类的项目是上图中深绿色(环卫+垃圾分类)以及黄色(纯垃圾分类)的项目比例大大增加。
垃圾分类项目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来看,在2018年均大幅提高,2019年则进一步提高(见右上图)。从服务年限来看,垃圾分类项目主要以一年及以下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主,占比达到77%(见左图)。而从年服务金额来看,纯垃圾分类的购买服务项目的平均年服务金额始终保持在300万左右(见右下图),有小幅的波动。
在2016-2019年前三季度的四年里,垃圾分类项目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华东等地区,这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密集程度等有密切的关系(见左图)。
在垃圾分类市场中,我们更关注的是首批46个试点城市中的垃圾分类推进进程。我们发现2016-2019年前三季度,垃圾分类市场中67%市场份额(按照年服务金额)来自于46个试点城市(见左上图),2019年前三季度,试点城市垃圾分类项目市场份额达74%(见右上图)。
在46个试点城市中,北京、南京、郑州、上海、武汉、深圳、苏州、宁波等城市是垃圾分类购买服务相对较多的地区。需要注意的是,上图中统计的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招标进行的垃圾分类服务项目,并不代表城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的投入。
结合E20研究院的研究,我们对市场化垃圾分类的服务模式进行了简单分类,我们认为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宣传型、常驻型以及可溯源型。第一类宣传型分类,主要提供垃圾分类的宣教服务,部分提供巡视服务,主要应用于农村等独立住户或城市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及检查。这类项目中带有少量垃圾收集设备(垃圾桶、箱、亭等),但一般不包含督导、分拣、收运服务。宣传型分类项目由于服务内容相对较少,服务单价相对较低,在50元/户/年左右。第二类常驻型,与宣传型相比,常驻型提供督导员、分拣、收运等服务,属于重度服务,但是不对垃圾收集设备(垃圾桶、箱、亭等)及体系进行本质调整。这类项目较宣传型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相对服务金额也有所提高,一般达到100-150元/户/年。第三类可溯源型,主要分为通过改良垃圾收集设备(垃圾桶、箱、亭等)和通过发放印有二维码(或条形码)的垃圾袋两种方式形成可溯源的垃圾投放、收集机制。其中垃圾收集设备主要以智能垃圾箱为主,智能箱体单价在6万元左右,服务于1000户左右居民需要6-7组智能箱。另一种方式通过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宁波模式),则不需要对现有垃圾桶等收集系统进行调整。无论采取上述哪种溯源方式,其本质是在常驻型的重度服务基础上加入可溯源机制。这类服务模式相对价格较高,一般在200-300元/户/年,大多用于试点城市的示范小区。
我们发现,在外部市场化的垃圾分类项目中,仅有13%的项目采用了可溯源模式的垃圾分类(见左图)。从服务期限来看,可溯源模式的垃圾分类项目中服务期限超过1年的比例相对较高(见中上图),这与其重度服务加设备投入的深度绑定有很大关系。另外可溯源模式的垃圾分类项目在试点城市中应用比例更高,达到74%(见右上图),主要原因在于试点城市尤其是试点城市中的示范小区需要通过可溯源的前端垃圾分类探索与其配套的奖惩等配套机制,从而形成有效的长效机制,使垃圾分类工作可持续。
编辑:陈伟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