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伟瑞迪:建设完备的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

时间:2021-03-10 09:50

来源:中国大气网

对标《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技术导则》

满足《山东省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

伟瑞迪是山东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技术推荐单位

近年来,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接连发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化工企业的风险事故已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化工企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粗放式经营思路为如今频发的安全事故埋下隐患。众所周知,化工园区内重大危险源高度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或泄漏会快速形成连锁反应,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无法计量。因此,建立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减少园区、企业经济损失,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势在必行。

image.png

伟瑞迪作为精准控源、动态溯源的核心技术引领者,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应用实践,以50余项算法专利、仪器设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为核心,推出了国内领先的微尺度动态溯源技术,可助力城市和园区建设新一代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全国领先的监测、预警、应急、达标管控系统,减少污染事件发生及因环保、安全事故造成的领导责任、树立践行“两山理论“标杆形象。

系统介绍

伟瑞迪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是基于对环境管理及应急的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在对园区大气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后,根据管控物质和防控范围,设计建设的一套信息化系统。满足生态环境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技术导则》和山东省《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可为化工园区用户提供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服务,实现预测、预报和警示环境风险状况的目标。

系统可同时兼顾园区VOCS监测管控和环境风险预警能力,实现平战结合,不仅全面掌控污染排放,实现污染排放“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监测,明晰园区企业特征污染物排放及扩散规律,确保重大风险源的可知、可控、可溯源,满足科学监管的需要。同时提高园区环境风险源头预防预警能力,降低事故概率,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响应”,减少损失,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为化工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615341245951452.png

功能特点

1615341274778292.png

环境风险识别:识别园区风险单元、筛选优控因子、确定预警阈值;

环境风险评估:基于模型进行多情景的环境风险模拟,预测事故影响范围和强度;

环境风险预警:基于多层级、多因子的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预警站网,对优控物种

进行四级预警;

应急预案调用:事故发生时基于对现场条件的统合判断,自动调用适用预案;

应急资源管理:应急能力(消防、医疗)、应急物资、专家库、知识库;

应急指挥支持:提供现场视频、应急监测、辅助逃生路径规划;

多层级全面监测:对生产区域、厂界、传输通道、园区边界、敏感点多层级的实时监测;

企业排放统计分析:实时、动态核算企业有组织、无组织、整体排放量;

实时动态溯源分析:快速定位污染源并进行关联性分析;

污 染 云 图:多种污染因子的浓度分布实时可视化呈现和回顾性分析;

污染扩散分析:利用CALPUFF、SLAB等模型,对污染排放的扩散进行实时动态模拟,为空气污染成因分析、事故应急处理提供数据参考和可视化呈现;

技术优势

1615341312396706.png

典型案例应用

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园区

通过建设园区气体污染监测系统,全面掌握污染情况,快速定位污染排放源,实现监测监管联动,为污染防控、有效减排、提高区域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1615341396322750.png

淄博东部化工园

通过建设VOCs监控预警网络和软件平台,实现园区内重点排放企业VOCs及特征污染因子的实时监测,为园区解决群众异味投诉、改善自动站超标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1615341414455964.png

湛江临港工业园区

通过构建厂界、传输通道、敏感点的多级监测预警站网,结合软件平台,对园区内企业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预警,对敏感点进行防护,实现大气环境风险综合防控及监管。该系统完全符合国家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技术导则的要求。

1615341431324158.png

1615341462857785.png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