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宜兴环二代崛起

时间:2021-06-07 09:36

来源:绿谷工作室

作者:谷林

自2015年以后,宜兴一大批环二代开始走上前台,有的已经成为企业的掌舵者,也有一些进入公司历练数年,只等合适的时机,正式接掌公司。二代崛起,蔚然可观。二代接班,已成趋势。

目录

环保青商会:聚集宜兴环二代 发掘第二增长点

王鹏鹞:现象级环二代 将以感恩的心态把公司做到更好

周小:做环保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希望二代们展现自己的独特价值

戴丽君:用业绩证明自己 顺利接班创立自己的品牌

芮安邦:与父亲对赌 自己做一棵树

其他人:一起书写二代崛起的历史

潘镜羽:做好父亲的助手 向更多优秀的二代学习

张铭尹:不希望公司只因为关系接触到客户

邵焜琨:带领国合基地启动上市计划

环二代寄托着未来的希望 两代人要有更多的交流

二代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一代要学会适时放手

两代人需加强沟通与交流 共融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未来发展要突破个人与地域限制 二代整体接班尚需时日

《宜兴环保这几年》的文章中,我曾感慨,2015年至今,宜兴环保真得发生了不少变化,而这些变化中最值得关注就是二代崛起——在2015年时,宜兴环保行业也有诸如菲力环保邵焜琨(现任国合基地总经理)等二代新秀受人瞩目,但这一次,是一大批的二代开始走上前台,有的已经成为企业的掌舵者,也有一些已经进入公司历练数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只等合适的时机,正式接掌公司。二代崛起,蔚然可观。二代接班,已成趋势。

在采访的过程中,二代们表现出来的开放,以及对于创新的追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东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晓飞近十年一直关注着宜兴环保产业的发展,这几年也接触了不少宜兴的环二代。对于所接触的二代,他的评价是:有思想,很开放,创新意识强。接触过这些环二代的其他人,也多被他们的优秀品质吸引。二代成群崛起,也成为很多人眼里宜兴环保未来发展的希望。

青商会:聚集宜兴环二代 发掘第二增长点

这些已经正式接班和正在接班的二代,相比一代,有着明显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更多地重视合作的价值,甚至在各自独立发展之外,成立了一个共同的组织——宜兴环保青商会,推举鹏鹞环保董事长王鹏鹞为会长,江苏沛尔膜业总经理周小膜、江苏金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尚鸣为副会长,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翀为秘书长。

王鹏鹞对作者介绍,不同的成长经历,让二代们更注重协同发展,以及企业间的互相配合。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二代走上前台,未来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或者互相拆台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少,大家更多的是追求合作共赢,一起互利。青商会的成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

按照王鹏鹞、周小膜等人的说法,他们定位青商会为类似私董会那样的圈层组织,希望它能成为宜兴环二代汇聚资源的平台、一起做生意的场所,既可以结交“共利”的朋友,也希望能找到“共情”的伙伴。大家通过信息分享、业务交流等,最终促进企业与自身的发展。

王鹏鹞介绍,大家不一定组建一个实体,但可以共同投资一个项目。比如一起打造一个公共采购服务平台,把大家的一些采购需求汇总起来,一起共同出资聘请一家第三方团队来运作这件事情。这个平台以此为基础,一来可以为内部成员带来订单,同时帮助参与的企业提高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二来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在未来走出去做其他行业的事情。如能有很好的机会变现,应该也会有不错的收益。

在王鹏鹞和大家的规划中,青商会肩负的不仅仅是环二代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责任,还承担着为大家探索第二财富增长点的使命。环保是大家正在做的事情,但并不是未来唯一的事情。在王鹏鹞看来,环保行业要酝酿出千亿级的公司是非常困难的,环保公司资产比重太大,环保企业特别是民企,想要快速发展会相当难。他希望在环保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再布局一些新的产业、寻找一些新的机会。按照设想,未来,青商会里,环保企业占一半,另外的一半将是引进一些其他行业以及投资行业、金融行业的精英进来。

目前青商会共有16位环保行业会员,他们很多已经是宜兴环保的新兴力量(具体可见下图),其中王鹏鹞、周小膜、尚鸣、潘文秀、黄翀等人,目前已经在宜兴环保圈得到诸多关注和肯定。王鹏鹞甚至已经冲出宜兴,被誉为中国环保产业备受瞩目的现象级环二代。

从下面表格中可以看出,这16位青商会会员都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将近一半的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相比父辈学历更高、视野更开阔。有6位二代毕业于环境、给排水专业或化工、机械等与业务相关的专业,其他人也多是学习的经济、管理或商业类专业,比父辈具有更好的专业背景。有14位出生于1985-1993年间,最小的1997年出生。其中,戚可卓和芮安邦,在父辈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先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自立门户。

image.png

image.png

左四(上左上右下左下右)分别为:王鹏鹞、周小膜、黄翀、凌杰;右三从上到下分别为:尚鸣、仇洲、李易非

image.png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顾卓娉、裴宇、戴丽君、周超、潘文秀、芮安邦、戚可卓、张涛、季毓钦

一定程度上,青商会可以被看做是宜兴环二代接班的样本,这里特别选择四位代表,以展示与宜兴老一辈创业家不同的新兴力量。

王鹏鹞:现象级环二代 将以感恩的心态把公司做到更好

相比其父王洪春的“狂傲”,王鹏鹞给人更多的感觉是亲切、随和。一位与王鹏鹞初相识的80后主持人,曾对作者表达过她对于王鹏鹞的看法:她以前以为上市公司的老总,都是那种商务精英范儿十足、不苟言笑的深沉形象。主持的间隙,与王鹏鹞聊天时,她们竟在不觉间将话题聊到了如何泡方便面。事后回想,这样的王鹏鹞真是颠覆了她对于上市公司老板的“刻板印象”,而这样的王鹏鹞,其如同龄朋友的亲切随和,也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在外人看来是国内最年轻的环保上市公司负责人,但在王鹏鹞自己看来,“也不算很年轻了”。

他1989年生,2016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水处理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在新加坡一家公司干了一年现场工程师。2017年进入鹏鹞环保,被安排到招商部门工作,负责商务接待,后历任公司运营总监、行政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2021年,正式接任鹏鹞环保董事长。相比一些其他二代接班,他从进入公司到成为董事长,执掌上市公司,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

对此,他的父亲、鹏鹞环保前董事长王洪春接受作者采访时表示,王鹏鹞之所以能顺利接班,主要得益于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鹏鹞环保的核心员工多是跟随自己十多二十多年的老员工。王鹏鹞小时候就长在厂里,公司的很多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王鹏鹞接班,大家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

其次,鹏鹞环保本身公司的业务很稳定,根基很厚实。一年的营运现金流有8亿元左右,营运板块的利润是3亿元左右,而且还在不断发展。这也为王鹏鹞顺利接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者,在王洪春看来,“王鹏鹞本身的教育背景很好,素养很高,兼容性很好,看待事物的能力也很不错。而且,很正”,不像他一样有一股狠劲和霸气,王鹏鹞“比较柔软,有很强的亲和力,大家都很喜欢他”。

而且在困扰很多企业家的父子沟通问题上,王鹏鹞觉得没有什么大的矛盾,思想高度一致,风格稍有不同,父亲更张扬,自己更内敛。在这方面,王洪春觉得王鹏鹞做得很好:“无论我说什么事情,或者做什么,他基本都不会顶撞。即使有不同的想法,他也会说、会沟通,尽力理解清楚我的意思。如果他最终同意了我,那也不仅仅是尊重和服从,而是从内心里真正理解了。”

从王鹏鹞的角度,他不仅亲和、善于沟通,而且有自己的策略——他觉得自己善于田忌赛马、取长补短:“我承认,有些东西大家比我强,比如经验。我不跟大家比经验,我们来比新战略、新思维、跨国化,比新技术,比新商业模式。”作为年轻人,他觉得自己在学习、接受新事务、新知识方面,比上一辈人相对更有优势一些,对未来或许会有更好的预判性。

按照王洪春的计划,原本是要对儿子考察三年,实际上提早半年就让王鹏鹞接班了。一是王洪春这些年身体不好,二是几年工作中,王洪春觉得儿子无论是本身素质、专业能力,还是方法思路,以及对事物的认知,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提升很快。反正早晚都是接班,晚接不如早接,这样王鹏鹞还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而接手公司的王鹏鹞,也不负众望,他成长迅速:在“2021(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王鹏鹞精彩的演讲备受与会者赞誉,也被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薛涛誉为现象级环二代(具体可看:鹏鹞环保王鹏鹞: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做一家特立独行的企业)。在作者发布了王鹏鹞的小视频后,有熟悉他的朋友给作者微信,对王鹏鹞这几年的成长速度大加赞赏。

在产品上,他主导公司升级智能制造,鹏鹞环保的智能车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宜兴设备制造在新时期的名片,很多企业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交流及合作。

在管理上,他探索改变“我是雇员、你是老板”这样的企业与员工的合作关系,寻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伙人机制,以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实现大家在业务、投资、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他自言上任后变化很大的一点是,团队对于自己的岗位职责有了新的认识——他希望每个岗位的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成为自己岗位上的最后一道岗,而他所做的就是信任和支持大家。他要求员工在外面必须尊敬自己是老板,但在心里,他从来不会把自己当成一个老板。他很感激公司的员工:感激他们把鹏鹞运营得那么好;感激他们对自己的指导和支持。

因为公司历史相对悠久,父亲建立起的团队年龄都比他大。他觉得经验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虽然创新或许可以引领企业赚到更多钱,但经验可以避免造成很多损失。在敬重老人的同时,上任后,公司也提拔了一些中层干部,现在公司管理构成老中青三代人员,没有人才断层,结构也比较合理。

在公司经营上,他希望要把公司当成未上市的情况来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不盲目跟风,坚持自己的商业底线。在投资的水务领域外,鹏鹞环保也做了很多产业外投资。比如疫苗公司投资,在公司3个亿的估值时投进去,现在马上准备港股上市,预测公司市值能达到60亿,翻了20多倍。此外鹏鹞环保还投资了生物柴油、电子浆料等项目,为未来的第二产业进行布局。

按照王鹏鹞的想法,环保其实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成立了快40年的鹏鹞环保,不是到了终点,而是新的开篇。环保板块作为主业可以带给公司非常稳定的现金流,在做好主业的同时,逐步布局公司的第二产业,比如可以选择一些To C端行业壁垒较高的项目,以小股权的方式参与,逐渐找到不同产业的感觉,经过1~2年的投资后,再挑选重点板块进入。他认为To C端市场的天花板更高,可能更适合民营企业存活。

他认为鹏鹞环保包括他自己都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所以目前鹏鹞环保大力推行合伙人制度。公司的决策者会决定公司的方向,但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团队,是每一个人的事情。

王鹏鹞坦言,公司从一个家族企业,做到上市,有很多人的功劳,养育了自己,给自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班是传承,也是一种责任,自己也将会以感恩的心态把公司做到更好。未来,公司不一定要将环保作为唯一主业,也会在其他领域做一些探索。

周小膜:做环保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希望二代们展现自己的独特价值

如果说王鹏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亲和,那么周小膜给人的第一印象则是热情——热情的待人接物,热情地参与很多事情。

周小膜真名周侃宇,现任江苏沛尔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因为其父周强在行业里被称为“周膜”,周侃宇也将自己号称为周小膜。周小膜2012年毕业于澳州麦考瑞大学商业营销(Commerce of Marketing)专业。2014年,他加入一家太阳能行业的外企,工作一年后,回国进入沛尔膜业。

回想起自己子承父业之路,他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有特地要子承父业”。根据他的回忆,2008年,自己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每年跟着公司在澳洲参与当地的环保水处理展会(OZWATER)的宣传和销售工作。晚宴中,他看到一桌子人里,就他一个中国人,而且其他人都是和他父亲那个年纪及身份的外国人,顿时生出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他感到自己作为中国人和年轻人,能够处理污水,为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一份贡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在那时,他在心里接受了接班做环保的事情。

周小膜介绍,目前沛尔膜业在国际上有多个很稳定的铁杆客户,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互相问候。客户五年前买了沛尔膜业的产品,到现在即将更换的节点,中间一次也没有出现过问题。这让周小膜很是骄傲:“我们有一些产品不是跟国内的产品竞争,是跟国际上的产品竞争。比如说和日本久保田、东丽竞争。竞争中,感觉我们中国人的产品不比他们差,而且有些指标参数比他们还优秀,做完了以后蛮有成就感。”

这样的成就感,推动着周小膜去不断创新。之前沛尔膜业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膜生物反应器中—MBR高抗污染平板膜元件,国际领先。周小膜带领团队深挖产品的价值,从“精致”“能效”“绿色”三方面,把产品做到极致,远销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

在周小膜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继承父亲的梦想——中国膜、沛尔造,沛尔膜、中国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认为自己不仅是接父亲的班,也是接宜兴环保的班。他不仅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一个群体。

因此,他希望做好产品,然后树立品牌。好产品,就是能帮客户解决实际的问题,又能帮客户节省成本。产品的创新并不是天马行空地想象,而是在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完成的功能实现。从这个角度,产品可以是一种有形的物体,也可以是一种可感知的服务。

对于企业来说,不同的发展阶段,产品和营销的重点是不同的。在发展初期,肯定是先做产品,以销售为目的,打开市场。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注重营销,树立品牌,用品牌的力量去助力销售,也反推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周小膜想为沛尔膜树立一个鲜明的品牌形象,如很多大品牌,比如一说起德系车,就觉得性能稳定,质量过硬;说起日系车,就觉得性价比高、省油。这就是品牌赋予产品的内涵和价值。他希望别人能一说起平板膜,就想到沛尔造。

在此,他与父亲的观点有一些分歧:父亲更注重传统销售和实用方法,他则倾向于产品创新和品牌塑造。但对于周小膜说,这种分歧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希望企业能有更好的发展。

虽然父子二人在一些事情存在分歧,很多时候父亲还是会支持他的决定。有时候父亲不明说,却用行动默默地表达着对自己的爱。比如自己想拓宽下车间门前的道路,父亲不是很赞同,但还是找人帮自己把事情给办了。

说起现在的事业,周小膜特别表示:必须感谢父亲。在他看来,无论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最初的基础上的。是父辈们用自己的勤奋、艰苦的付出,为下一代打下了发展的基础。

他觉得父亲对他最大的影响是传递了一种创业的精神: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

周小膜父亲创业的那个年代还没有高铁,也很少人能坐得起飞机,很多时候去北京办事,就是做绿皮火车,一坐最少就是一天一夜。有时抢不到位置,没办法,只能夹着包就上。周小膜介绍,有一次,父亲为等一个客户,在雪地里待了一晚上。而这样的故事,在创业过程中,尤其是初始那些年里,比比皆是。

周小膜认为,正是这样的精神,让父亲走过了艰难的岁月,取到了一些成就,也为现在的自己打下了基础。作为继承者,这样的精神值得自己一辈子去学习、研究和发扬。

和前面几位一样,环二代们都在致力于让公司的经营更规范化,制度化。他也为公司制定了完备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包括车间规范和作业标准。在他的规范下,车间的设备、流水线,以及一些货架的摆放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和完善。员工的考核机制也更加明确,促进了大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他现在手底下主要管着五个部长。他把工作布置给这五位同事,由他们具体负责具体板块的工作。他自己则把重点放在关注公司的整体,和事情过程以及结果之间的联系中。

在这段采访中,很多人都谈到了宜兴环保人才的问题,周小膜也不例外。在外部招聘之外,他更重视内部培训和培养新人,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做好内部培训,通过内部培训机制,让员工能力有机会获得更多提升。二是勇于提拔年轻人,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大家的潜力。比如沛尔膜有一位大学毕业三年的学生,现在已经是公司技术部长,可以独当一面。三是尽量让作业标准化、程序化,简化作业流程,降低作业难度。

“当然,虽然这些问题,只能起到一些作用。从根本上,还是要做好产品,提升宜兴环保产业的品牌,吸引更多优秀的外部人才进来。”周小膜希望这一天能快一点到来,“肯定不会像北上广那么容易招聘,大家只有继续努力”。

在所见到的宜兴环二代里,周小膜是最热情、最忙的一位。他一边忙着自家的生意,一边兼着宜兴环保人群的宣传委员。他喜欢做事以及与人接触的感觉,也希望能尽力把自己负责的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宜兴的环二代,他希望不要再像一代那样,为了“抢一个项目打得头破血流”,要“从我做起,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不要你坑我、我坑你,要正派经营”。一定要“做好产品、卖好产品、让客户用好产品”!

周小膜认为,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一个人闪耀,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老一辈曾是创时代的环保人,他们的很多创举,体现了过人的魄力、勇气和智慧。二代们也会在一代精神的传承和指引下,按自己的方式继续前行!

戴丽君:用业绩证明自己 顺利接班创立自己的品牌

接着周小膜的叙述,无锡买山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丽君就是这样的前行者。

戴丽君大学200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四年间拿到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与编导两个本科学位。因不喜欢体制内的氛围,她先后辞掉地方电视台和中粮集团的工作,进入位列全球四大的德国GFK集团咨询公司,为家电行业提供咨询服务。五年时间从普通员工做到了客户总监,负责整个亚太区的销售,个人业绩占到了公司一半还多。勇于挑战的她,不甘于职场天花板,再跳槽到海尔集团,担任了品牌总监,一干又是四年。这两家大公司的历练,最主要的是让她学会了如何去洞察并满足客户的需求,让客户服务的观念深入心底。

2019年,在父亲的劝说下,戴丽君回到了公司——常州市兴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上班。公司2010年由其父成立,主要进行环保机械设备、闸门、启闭机等的制造、加工等业务。

她知道“如一开始就从管理层做起,没有人会信服,人家或许对位置服从,但说的话执行力会很差”。她和父母商量,先从自己能做的事情做起。她认为,销售部门是公司的中坚部门,一旦这个部门的同事都会自己认可和支持,后面父亲的放权、授权以及接班,就会是“一个比较顺利的过程”。

那时候,她采取的销售方式是“扫街”——按照目标,挨家挨户敲门去拜访。最多的时候,一天拜访8家客户,晚上回去时嗓子都哑了,说不出话。因为电话接多了,不时会感觉到耳鸣。但辛苦地付出最终会有回报:年底时,她总共获得了2200万的业务成绩,而且90%的款都收了。当年底她出去玩的时候,老业务员还在忙着回款。这件事震惊了包括父亲和销售部门的众多员工——她不但业务成绩不错,回款居然可以这么好?很多人这时才发现,原来工作可以这样做,原来戴丽君这样的才是正常的工作状态。

后来,她进入采购部门,和每个供应商深入沟通,看他们会做什么、如何做、效果如何。然后在同等质量的基础上,选择价格比较低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半年下来,让公司整体的采购成本下降了17%。按照一年采购2000万元算,此举一下子就为公司节省了340万元。采购部也被折服了。

进入公司后不久,戴丽君就注册了一个新品牌——买山环保。买山一词源自《世说新语》,讲的是东晋名僧支道林劝宿士深公买山而隐。后来买山便指有才德之人归隐山林,引申为对闲适、自然生活的向往。戴丽君希望公司可以在生态文明时代,响应国家号召,跟进发展潮流,和同仁一起共同实现祖国的青山绿水。

一开始公司采取兴平环保和买山环保双品牌运作方式,戴丽君通过自己的业务慢慢导入新品牌。当父亲看到她居然可以比自己十几二十年带出来老业务员做得好,且突破了公司业务的桎梏时,才放下心来,将自己负责的业务也交由她来管理。

主要负责公司的管理后,戴丽君重点做了几件事情:

一是抓销售回款以及改善客户关系。她希望客户与供应商,大家是一个平等合作、共利共赢的关系——她保证自己可以尽心尽力地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希望客户能保证及时回款。她们自己公司的供应商,戴丽君也保证及时给他们回款。

有时候,在项目服务过程中,出了问题,客户会把问题转嫁到供应商身上。老一辈人和老员工都对此不以为然,但戴丽君觉得不应该这样。她觉得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还是双方的沟通没做到位,没有真正地互相尊重。再遇到类似问题,她都积极地去和客户沟通:是自己的问题,自己努力做到最好;不是自己的问题,自己也尽量帮客户先把问题解决了,然后再讲清楚问题的情况。

因为这种事情,公司也花了一些不该承担的钱,但戴丽君觉得值。她觉得这样做其实也是在筛选客户——那些真正懂得互利共赢的客户,最终会听进去她们的解释,甚至会将不该她们付出的钱补回来。一些不尊重合作者的客户,也不是买山环保真正的客户,后面公司将减少或不再与它们进行合作。很多销售人员,对戴丽君的这点坚持很是称道:干销售这么多年,大家第一次得到了这样的尊重。

二是做好产品和服务。戴丽君认为,产品是价值的承载体,是价格的实现物,做好产品是设备企业发展的基础。

对于父辈来说,做了几十年产品,售后返修率非常低,甚至有些产品在几年保质期内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他们觉得做好生产,不用再做什么事情,并不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但戴丽君认为要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她严格要求,追求100%的产品准确率和高质量,同时她希望公司不仅只是产品供应商,而是供应与这个产品应用相关的解决方案,实现产品应用后的效果,做客户水处理方案解决服务商。

三是强化研发。这也是她今年工作的重心。

研发主要包括两大块:一块是和高校合作,获得更专业的技术支持,重点做高密度池和高效沉淀池,开发有水利闸门、内进流格栅、叠螺机和污泥干化等5大创新产品。

第二块是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改进工艺,减少焊接,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二次污染。按戴丽君的计划,尽可能取消所有焊接,全部采取激光切割、用不锈钢拼接的方式。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污染,以前需要一个高级焊工完成的工作,工艺改进后,只需要一个普通工人按照规定进行组装即可。一些不确定效果、不好评判的因素被排除,产品质量和档次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证,上了一个台阶;在产品上,比如止水闸门,如果橡皮磨损后,整个门要拆下,污水厂要停水。经过工艺改进和材料替换,几十年也不会坏,污水厂不用全线停水,保证了污水厂的运营效率。

四是规范管理。在之前的管理基础上,戴丽君完善并设定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考核机制。依据全流程,结合公司全年的产量,分配每月任务。只要公司发表了月任务,车间主任就可以据此发表每天的任务。大家根据每天的任务表,看是否需要加班或不需要加班。只要按质按量达到目标以后,员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收入或相应的奖励。

同时她鼓励员工多提意见,如果意见被采纳,将会获得奖励。如果在公司的操作流程或对产品创新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另单独奖励。

戴丽君希望自己可以用制度的力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也是她在海尔工作时最大的收获:不是人管人,要用制度管理人。她希望大家能借此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地思考,形成思维习惯:如何做好还能省工。前段时间,不少人就主动提出,想要做出艺术品。这是她想要的结果——说明大家更加主动地关注起产品和质量。

与此同时,她也对公司的业务架构进行了调整,将一些非主营业务进行剥离:她安排一些主要亲戚单独成立公司,做为买山环保的供应商。一是方便买山环保整体供应商体系的完善,同时也希望这些亲戚公司可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环保市场的竞争与开拓。

回想这两年在公司的经历,戴丽君觉得“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你做到了、做好了,实际是一个厚积薄发、一步一步的过程”。她觉得自己对公司最大的贡献是创新,从管理制度到业务模式到产品研发。在负责研发的这段日子,她基本上是每天最后一个下班,经常最后一个走,以厂为家。据她介绍,5月初,激光切割机买回来后,从早上开机到晚上9点,还没好好休息过。当然,在心里,她也调高了对今年业绩的预期。

芮安邦:与父亲对赌 自己做一棵树

当其他环二代都在接班之时,安邦科技总经理芮安邦因为与父亲对赌——接受了父亲的投资,另起炉灶,创立自己的公司,而成为很多二代艳羡的对象。

芮安邦2014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专业。他本来也想读个研究生,后来觉得或许实践更能促进自己成长,便在毕业后回国进入了家族公司。

芮安邦的家族在宜兴可算小有名气。他的爷爷芮金超曾是大塍水处理厂的首任厂长,后来与北京市政院一起联合研发了微孔曝气器,后来传到芮安邦的父辈。从父辈算起,芮安邦家族进入水处理行业已经有三十多年了。

一开始,芮安邦的父亲希望他能接班。工作期间,芮安邦有很多想法,但感觉各种方面,尤其是在管理模式和运营思维方面,和父辈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对作者介绍,自己也曾向父辈们提出过问题,都如石头扔在水里,只是溅起一点水花,并不会有多大影响。所以他和父亲聊过几次后,父子间形成了一个对赌协议:

父亲出一笔钱,自己去创业,他亲自体会下父辈常说的创业艰辛,也按自己的想法做一下试试。他给自己约定的时间是5年——5年后,他把父亲的投资还给父亲,然后公司由自己赚的钱来进行运作。

在芮安邦看来,家族企业就如一棵大树,大家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大树底下的树苗是永远长不大的。阳光都被吸收掉了,就是长大也超不过大树的高度。所以他希望选择自己做一棵树。

同时他也很感谢父亲,“他是比较开明的人。聊过几次就同意了,我也比较意外”。在他的回忆里,从初中开始,父亲一直都很支持他的。甚至一些父亲同辈的人都不了解父亲为什么这么支持自己。

对于父亲,芮安邦认为他“挺有魄力,最重要是能看得开”。在他看来,父亲的压力很大,但即使自己在公司里接班,四五年跟着父亲历练,其实也帮不上太多忙。从效果看,相当于自己没在公司。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让自己按个人的想法做一些事情。

在创业行业的选择上,年轻的芮安邦还是非常理智的。他分析认为,宜兴的环保产业有比较成熟的氛围,也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如果拿父亲的资金去做其他自己不了解的行业,对群体不熟悉、对产品不熟悉、对产业不熟悉,风险太大,所以他选择了继续扎根在环保产业。这样宜兴的资源,家里的资源也可以实现更好地整合,父辈也能适时给自己提供一些建议,相对更保险一些。

在创业产品的选择上,芮安邦也有自己清晰的规划。为保证公司的生存基础,他也做一些传统产品,以保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在此之外,他设想培育一个核心产品。

芮安邦之所以有创业的动力和勇气,或可能源于他有一个好的榜样。宜兴环保圈另一位知名的环二代企业家邵焜琨是芮安邦的表哥。邵焜琨的国合基地主要就是做技术引进和孵化。芮安邦介绍,打小起表哥就是自己的偶像和精神导师。报考早稻田大学就是受表哥的影响。在开办公司的过程中,表哥也帮了自己很多。芮安邦认为,家族企业需要传承,但传承不是完全去接手父亲的公司。就如他的表哥邵焜琨从菲力环保到创办国合基地,已经实现了发展的跨越。

因为芮安邦在日本上的大学,他的公司也获得了几位日本朋友的投资,之前筹划的工厂已经进入土建阶段,因为遇上疫情,工厂建设有些延缓。随着现在国内防疫情况的好转,和芮安邦的计划,2021年将是他加快速度的一年。

虽然和父亲在公司运营和管理等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但芮安邦坦言,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

高中时他在外地上学,经历过失落和被排挤,都是父亲给他以支持和信任。包括后来报考早稻田大学,在他犹疑不定的时候,也是父亲给他以鼓励。当他感觉自己不一定能成的时候,父亲会告诉去他试一下,告诉他不做到最后就不能有一个定论。没有被定性为失败的时候不能放弃,不放弃还有希望,放弃了就真得输了。这个思想对他很有启发,也指导着他一路学习成长,包括现在的选择,他也希望自己努力一下,证明自己。

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闯劲”和“敢做主”的猛劲。

也许因为父辈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显得过于谨慎,做什么事情总是要思虑周全,可现在的社会,发展机会稍纵即逝,需要更快速地决断,然后付诸行动。芮安邦觉得自己是个行动派,而且做了不会后悔。

之前广东有几个项目招标,芮安邦父亲让他负责其中两个项目,独自担纲参加投标。那个项目很多大企业参加,负责招标的人知道以前都是他父亲出面,看到他便问:你爸呢?叫你爸爸来。芮安邦知道,自己遇到了挑战。明显业主不信任自己,也可能觉得父亲让一个小年轻负责项目不够重视项目。这种微妙的心理不是小事情,有时候可能决定事情的成败。而且市场竞争激烈,机会就在毫厘之间,也许迟疑一下就会失之交臂。他明白这时候就要自己负起责来,体现自己的权威和公司的重视。他告诉同事,不用打电话向父亲请示了,他来负责。对方肯定也不希望自己只是个传话的中间人。所以他对业主申明:这事自己完全负责,可以做主。最终项目中标并已完成。

这件事,让芮安邦体会到了父亲的不容易,也感受到了自己决策以及为所做事情负责的价值。

因为历史的原因,上一辈的环保创业家创业时基本都是一人同时兼技术员、销售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等多重身份。但人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芮安邦认为,时代在进步,未来,宜兴的环保产业还是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安邦环保科技里,主要都是90后员工,大学毕业,很多人也都很有想法,需要给他们更多机会和空间,挖掘他们的更多潜能。在他的设想里,员工可以在公司里试岗,以找到更适合自己干的岗位。

芮安邦认为,以前员工爱跳槽单干,主要因为创业门槛低,现在市场日益成熟,社会快速发展,创业门槛越来越高。如果企业有更好的福利待遇和职业空间,也未必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跳槽。比如现在流行的合伙人制,就是在此的尝试。另外安邦科技设置的薪酬激励体系,让成绩与收入更好地挂钩。对于有能力的员工,相当于在公司里创业,有产品、有平台、有资源,根本没必要出去单干。对于他来说,最主要的是“把平台做好,把保障机制、分配机制做好,给大家更多的发展的空间”。

其他人:一起书写二代崛起的历史

王鵬鹞说,青商会只是宜兴部分环二代的聚集体,加入的是一些更爱社交的人。在青商会之外,宜兴还有一些优秀的环二代,如国合装备总经理邵焜琨、通用环保集团总经理张铭尹,以及泰源环保副总经理潘镜羽等,他们都是宜兴环二代的优秀代表,一起推动着宜兴的环保产业的发展,见证着二代崛起的历史洪流。

下面就以他们三人为例,为大家介绍下青商会之外,这些宜兴环二代的优秀代表。

潘镜羽:做好父亲的助手 向更多的优秀二代学习

之前作者写过《一位宜兴“环二代”的心声:一直在努力,不想被误解》,主角便是江苏泰源环保副总经理潘镜羽。那时的她虽然还没想好自己是否接班,但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她努力让自己融入企业,去深入学习,提升自己,并报名参加了E20环境商学院举办的CEO特训班。她毛遂自荐成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希望在特训班的生活能成为融入同学们和行业的新起点。在宜兴环保人年会上,他的父亲专门对作者表达了感谢。他介绍,在平台的鼓励以及特训班的熏陶下,感觉潘镜羽在很短的时间里,成长了很多。

在写这篇文章时,潘镜羽对作者表示,二代接班,相比其他人,更具有优势,但二代本身也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泰源环保有一百多名员工,为什么大家都愿意跟着父亲干?潘镜羽认为,那是因为父亲有技术、有资源、有想法,还有干劲。如果自己要接班,就必须要给大家理由,让大家服气。

在自己还没有找到细分的方向之前,贸然接班是不明智的选择。

潘镜羽介绍,目前父亲正干劲十足,公司也处于转型爬坡的阶段,自己尚没有接班的打算。未来自己的定位还是做好父亲的助手,帮助父亲的同时继续学习提升自己。自己需要走出综合部,到公司的其他部门去深入学习,熟悉它们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她希望能把父辈老道的经验和年轻人先进的理念相结合。

在这些年里,她也接触了一些环二代。在她的眼里,这些人敢于挑起重任,敢于传承又敢于创新,善于布局,非常值得她敬佩和学习。未来,通过和大家更多接触与交流,她希望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张铭尹:不希望公司只因为关系接触到客户 希望客户因为竞争力选择自己

另一位二代代表是通用环保集团总经理张铭尹。通用环保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宜兴为数不多可以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总承包及水务项目的BOT、BT投资的企业。

张铭尹先后在中国和英国读的经济与工商管理,2013年从外国留学归来,在一家金融公司做了些时间,2015年进入公司。先后在公司行政、采购、商务等部门工作过,2019年,正式成为公司总经理。

相比父亲的霸气外露,张铭尹为人真诚、性格温和、行事细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父亲性格很好的补充。父亲做出决策,他一般来负责执行落实。公司的很多小年轻都愿意跟他做朋友,在公司10多年的老一辈也都对他非常认可和尊重。

刚进公司时,有一次他负责采购一款设备。当他把款都打过去后,却发现对方是一家皮包公司,公司因之损失了十几万。那件事也让他真正体会到了社会的险恶。

后来他对采购系统进行了完善,建立供应商评审制度,又引入数据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手段,做了一个供应商打分系统。

通用环保做得最多的是水处理领域的非标设备,整体质量不错,行业比较认可。按照张铭尹的计划,未来继续加强技术提升和外观优化,同时尽可能地提升产品的标准化。比如公司2019年6月从日本引进了一个除臭设备,2020年正式执行。张铭尹希望在它正式应用之前,可以实现标准化,包括模块化和智能化。除了在上海应用之外,也希望能成为一个适应更多污水厂的大众化产品。

人才问题是宜兴很多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在招聘之外,张铭尹也强调内部员工的培养和提升。随着业务的增加,他将招投标部从技术部底下单独提出来组建成商务部,而且将刚来公司两年多的部门负责人提升为公司副总。

张铭尹认为,要突破人才瓶颈,就要走出宜兴。未来,他计划在南京或者杭州这种大城市设计一个技术公司,一是为未来发展进行技术和人才储备,另外也可以帮助消化一些项目需求。

他不希望未来公司只是通过单纯的关系接触到业务,他希望客户选择通用环保,是因为“公司有一定的优势,在市场里面有竞争力”。

邵焜琨:带领国合基地启动上市计划

邵焜琨在之前的文章中出现过几次,也是E20一行2015年在宜兴采访时,见到的为数不多的环二代代表。那时的邵焜琨已经显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睿智,热情而诚恳,对宜兴环保产业有很深的理解,见解独到,倍受众多一代创业家赞赏,被誉为宜兴环保二代翘楚。如今再见邵焜琨,他本人已经成为全国侨联系统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江苏省“四千四万精神”创新创业代表人物、江苏省侨创联盟副理事长、无锡市十佳海归创新创业之星、宜兴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于2017年创建的国合基地,也正在他的带领下,积极筹划上市。

邵焜琨2011年硕士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情报学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父亲创立的菲力环保。刚进公司时,邵焜琨在与其专业契合的外贸部门,负责市场拓展和国际合作工作,他的父亲则重点负责销售等核心业务。经过几年各自独立又互相交融的磨合,邵焜琨的能力得到了父亲的信任,敢于创新且为人务实的做事风格也得到了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的认可。

2012年菲力环保携手环科园合资成立江苏中宜环科水体修复公司(下文简称“中宜修复”),父亲就让邵焜琨独立负责、独当大任了。

在执掌中宜修复的过程中,邵焜琨发现了一个机会——中外环境领域合作存在长期的信息不对称,国际交流频繁而合作成功概率偏低,这是一个商业机会。依托环保产业集聚区的完整产业链优势,服务于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最终投资孵化出一批拥有细分领域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创型环保企业。

从2017年成立国合基地到如今,公司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做技术孵化,至2019年中,在宜兴成功培育落户14家合资企业(中外合资/合作6家)。第二阶段是自2019年开始,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内多家央企、上市公司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结合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通过构建股权链接,共同致力于功能型平台公司的设立,围绕工业单品定制、技术集成开发展开合作。与此同时,国合基地也正在开展区域布局,与地方政府/城投公司建立股权合作关系,共建科创型环保产业园区。

今年是国合基地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按照邵焜琨的规划,企业的所有精力要回归到把战略资源向业务资源的转化。目前,公司已经启动上市计划。

前阵子,他主持国合基地进行结构改革,整理完成了公司执委会和管委会制度。并且在人员上,基本完成了二代过渡——现在公司里80%的部门负责人都是85后或者90后的年轻人。

在他看来,宜兴产业聚焦区的竞争优势是有生命周期的。近些年来,浙江、山东的环保产业就聚集得非常快。宜兴环保产业要有危机意识。未来宜兴的发展需要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在全球整合优质技术资源,在全国链接优质产业资源,形成互惠互利,跨区域产业共建的发展格局。(更多阅读可见:邵焜琨:与创一代称兄道弟 宜兴环保要凸显众人模式)

环二代寄托着未来的希望 两代人要有更多的交流

这些优秀的二代,快速成长,正逐渐成为各自企业的带头人。他们以不同于一代的风格,或许会为宜兴环保产业的未来带来新的希望。

二代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一代要学会适时放手

鹏鹞环保前董事长王洪春觉得,自己这一辈人,最终是要退休的。只要年轻人的方向没问题、素质好、肯努力,成为企业和社会的中坚,肯定会比自己更好。

康宇水处理公司创始人、宜兴环保人群新任群主蒋介中和兆盛环保副总经理尹曙辉等都认为,相比一代创业家,二代缺少了那种艰苦环境下市场和营销的历练,或许没有一代更吃苦耐劳,但二代视野更开阔,学历更高,精力旺盛,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总体更优秀,代表着宜兴环保未来的希望。

蒋介中介绍,宜兴的环保创一代,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几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也为二代们创造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相比于一代,二代们当前的生活和创业条件更好,所以也需要保持更大的动力。孟子曾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

新奇环保董事长汤水江曾言:二代接班是个趋势,但也要看父辈们愿不愿意放权、愿不愿意让后辈接班。蒋介中认为,这需要一代们来改变自己,也需要二代们勇于担起继承的责任。在企业传承的过程中,无论创一代还是环二代,都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尤其对于一代来说,更要重视危机管理,甚至为二代创造危机命题,促使二代尽快成长。在合适的机会下,一代要学会放手,甚至主动创造危机,给二代提供成长的机会。

根据蒋介中的观察,做得好的二代除了继承了父辈的创业精神之外,一般也都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很好的执行力。

两代人需加强沟通与交流 共融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作为一个环二代,邵焜琨理解一代创业家的不易,“宜兴环保的老一辈创业家比较辛苦,在那个年代,努力拼搏”,为二代们打下了丰厚的基础,但也与家庭和孩子缺乏有效沟通。这让一些二代会觉得“父辈天然不了解我,觉得大家的交流必然存在一些障碍”。

但其实二代也可以换位思考,从一代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他们,一代肯定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邵焜琨认为,传承,是先有吸收,才能更好地传承。对于二代群体来说,一代创业家还是当前的主流,与他们形成共融,是一个非常必要的事情。

蒋介中建议一代要理解二代们的不同和需求,二代要学会理解一代的心路历程,最主要的是继承一代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他们的基础上,二代最大的使命就是:如何将上一代的终点变成自己新的起点。

在蒋介中看来,宜兴的环二代,都很优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当代年轻人的通病——有些时候,过于“急功近利”,喜欢资源整合,却常想着别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他认为,合作共赢的基础是要先想着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然后才是别人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合作共赢的前提,首先是付出,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在他看来:越奉献越拥有,越分享才会越成功。对于宜兴环保产业来说,要打破一代的传统观念,提倡合作文化。

邵焜琨的观点与此相合。他对作者介绍,二代接班不能再用老一代的模式,希望宜兴环二代的崛起一定要凸显出众人模式。而且他认为,宜兴环保企业的二代接班,不是一个人接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接一群人。宜兴环保产业的发展传承,不光体现在二代企业家身上,也体现在很多公司的80、90后身上。这些年轻人一起,共同奠定着宜兴环保的未来。

未来发展要突破个人与地域限制 二代整体接班尚需时日

在张晓飞看来,宜兴环保产业有很深厚的基础,也是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处理设备集散地。相比之前的散乱差,这些年来,在环科园和朱旭峰主任等的引领下,以及宜兴环保企业家的努力下,有了很大的进步,宜兴的环二代也在崛起,给人很大希望,但整体上还是没有突破发展的瓶颈,这主要表现在合作意识、人才问题和品牌问题上。

张晓飞和不少环二代沟通过,他觉得自己接触到的一些二代,都非常优秀。张晓飞认为,宜兴的环保产业,基础人才很多,但光靠宜兴本土的人才以及企业家自身并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宜兴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端和中端的人才加入到宜兴,尤其是一些高端战略、技术及管理人才。

他认为,即便是几位领先的二代,也需要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人来帮助和指导,以保持企业业务方向和团队发展的稳定性。需要在宜兴之外,与更多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让外面的人才,即使“不为宜兴所有,也能为宜兴所用”。

作为宜兴的“环保教父”,王洪春在与作者交流时也专门提到:环保市场竞争很激烈,而且这个市场的规范性比较差。就如学武功,有些东西,你懂了招式,但不一定就能真得达到预期的功力和效果,还需要在过程中去感受和不断提升。

王洪春直言,不少宜兴环保企业的二代已经成长起来,但整体来看,宜兴的环二代距离真正接班还有一定的距离。从总经理到做好公司,还需要一个过程。

在访谈中,有二代认为“未来已来”,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众多的二代也用自己的行动和结果证明了二代崛起这个汹涌的趋势。在祝福他们的同时,也希望他们能直面宜兴环保面临的问题,以个人的努力和群体的合力,突破整体发展瓶颈,带领宜兴环保跨入一个新的历程。

本文作者:谷林,E20绿谷工作室合伙人。

image.png

绿谷工作室是E20环境平台特别成立的深度内容生产部门,立足产业使命,透析产业变迁,挖掘产业故事,访谈产业人物,展现环保情怀。由谷林、全新丽担纲主笔。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