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25 09:29
来源: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近日,山西省工信厅印发《山西省绿色制造2021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全面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2021年培育40余户企业、3个工业园区达到工信部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标准,培育20个以上产品达到绿色设计产品标准,推进2个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山西省绿色制造2021年行动计划》提出,在督促2020年煜昊源化工渣及污泥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达产达效的同时,加快推进华天基30万吨再生包装纸等项目的建设,通过环保提标改造倒逼企业淘汰落后装备、革新传统工艺技术,提升企业绿色生产水平。
发挥绿色系统集成项目引领示范作用,加快绿色制造先进技术产品推广引领,重点推进华阳集团R-GAS粉煤气化绿色设计平台等绿色系统集成项目建设。
在绿色工厂创建活动方面,持续开展用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活动。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合理布局厂内能量流、物资流路径,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机构优化,实现工厂的绿色发展。重点培育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国家绿色示范工厂。
在绿色工业园区创建活动方面,2021年重点培育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园区开展绿色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水平,推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在园区层级加强余热资源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补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链条,推进园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内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开发绿色设计产品,建设绿色供应链,实现园区整体的绿色发展。
在绿色产品培育方面,组织山西省复合肥料、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卫生陶瓷、砌块、陶瓷砖、家用洗涤剂、可降解塑料、丝绸制品、电动机、扫地机器人等产品申报国家绿色示范产品。对被列为国家绿色设计产品的山西吉利尔潞绸的新娘潞绸被等绿色设计产品,要做好市场推广工作,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同时,在水泥、新型建材、陶瓷、化工等行业选择一批代表性强、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展绿色产业链创建。
附: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绿色制造2021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市工信局:
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统筹推进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的要求,为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11221”振兴崛起工程,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现将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附件:图片山西省绿色制造2021年行动计划.doc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7月26日
山西省绿色制造2021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我省工业和信息化“11221”振兴崛起工程,加大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为重点的绿色技术改造项目及国家级绿色系统集成项目建设,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活动,培育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
二、主要目标
全面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2021年培育40余户企业、3个工业园区达到工信部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标准,培育20个以上产品达到绿色设计产品标准,推进2个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三、重点任务
(一)加大绿色制造项目建设
按照“11221”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提质工程要求,围绕持续提升工业能效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以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环保提标改造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在督促2020年煜昊源化工渣及污泥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达产达效的同时,加快推进华天基30万吨再生包装纸等项目的建设,通过环保提标改造倒逼企业淘汰落后装备、革新传统工艺技术,提升企业绿色生产水平。强化重大项目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建设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绿色系统集成项目引领示范作用,加快绿色制造先进技术产品推广引领,重点推进华阳集团R-GAS粉煤气化绿色设计平台等绿色系统集成项目建设,加强在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目标按期完成,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好中期检查、验收评价等工作。
(二)持续开展绿色工厂创建活动
持续开展用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创建活动。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合理布局厂内能量流、物资流路径,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机构优化,实现工厂的绿色发展。重点培育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国家绿色示范工厂。深化绿色工厂引领示范,对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被列为国家绿色工厂示范名单的企业,促进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环境绩效等,以更高的要求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升企业绿色化水平,打造品牌绿色工厂。
(三)持续开展绿色工业园区创建活动
推动园区绿色化发展,吸引生态文明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入驻园区,在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链设计、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方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园区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具备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衔接生态化等特色的绿色园区。2021年重点培育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园区开展绿色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水平,推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在园区层级加强余热资源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补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链条,推进园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内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开发绿色设计产品,建设绿色供应链,实现园区整体的绿色发展。
(四)加大绿色产品培育力度
积极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选择量大面广、与消费者紧密相关、条件成熟的产品,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等特性的绿色产品。组织我省复合肥料、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卫生陶瓷、砌块、陶瓷砖、家用洗涤剂、可降解塑料、丝绸制品、电动机、扫地机器人等产品申报国家绿色示范产品。对被列为国家绿色设计产品的山西吉利尔潞绸的新娘潞绸被等绿色设计产品,要做好市场推广工作,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五)打造绿色供应链
在水泥、新型建材、陶瓷、化工等行业选择一批代表性强、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展绿色产业链创建。水泥行业在以冶炼渣、碎石为重点原料,生产高品质水泥的企业中创建绿色供应链企业;新型建材和陶瓷行业在以固废为主要原料,生产新型节能绿色建材产品的企业中创建绿色供应链;化工行业在以焦炉煤气、煤焦油等焦化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企业中,创建绿色供应链;积极发挥大同冀东水泥有限公司等2个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绿色协调与协作,着眼在补链、延链、强链、提链开发生产中,灌注绿色理念,推动企业建立产品设计、材料选用、生产、营销、回收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等生命周期全绿色过程,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
四、保障措施
1.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发展是推进山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集聚区要按绿色标准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坚决杜绝污染重、安全风险高的项目落地,企业新建项目要按绿色工厂要求落实能耗、环保、安全规范,研发部门要按照绿色标准开发绿色产品和服务,各级各部门要把绿色发展作为检查督促落实工作的重要内容。
2.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各地市应结合实际情况,对于生态环境好、经济效益高的绿色制造示范工厂、园区、产品、供应链,给予政策倾斜、资金扶持、错峰豁免,继续做好示范企业的培育工作,主动引导本地区、本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实践,发挥示范效应,推动绿色制造示范工作不断深化。推进绿色信贷机制的开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制造,支持企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带动绿色制造产业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
3.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推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的园区和企业,针对绿色改造项目、绿色产品改进、绿色供应链建设中的难点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支持绿色工厂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建立重点实验室,打造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列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的园区、企业、产品绿色化改造,加快绿色技术产业化应用。
4.推进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开展绿色制造体系服务,助推企业绿化生产方式,优化经营模式,鼓励省内现有技术实体,开展绿色制造标准创制、计量检测、信息化服务、评价咨询、技术创新等服务,加快专业化绿色服务队伍建设。引导省内相关机构开展政策法规宣贯、信息交流传递、示范案例宣传、绿色供应链平台搭建、评价工作平台、绿色金融服务等工作。
5.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的宣传力度,宣传绿色制造标准、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导消费者优先选用绿色产品,促进绿色消费,形成支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