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峥嵘五十载:环保龙头企业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2021-10-19 09:45

来源:中国大气网

作者:汪茵

微信图片_20211019094910.jpg


由于我国环保技术起步较晚、起点不高,发展相对滞后,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经验,引进技术也就成了当时环保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1985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龙净环保引进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套电除尘技术,开创了我国顶部振打电除尘器技术先河。在国内首先实现电除尘高压供电的多功能控制及微机控制,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的电除尘低压控制系统和脉冲供电装置。这个阶段龙净从配套电控设备转型除尘器本体、电控协同发展,成为国内首家环保除尘机电一体的生产商。

步入90年代,中国迎来了一件大事。目光聚焦在1992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邓小平在这一年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讲话明确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重申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场风暴也席卷了环境产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家老牌环保公司在这一年成立,也助推了龙净环保的股份制改革。

1998年1月,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多元化资本结构,与市场化接轨,福建龙净企业集团公司进行整体改制。福建龙岩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作为主要发起人,在对福建龙净企业集团公司及三家全资子公司进行整体改制重组的基础上,联合龙岩市电力建设发展公司等十家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共同组建福建龙净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这次改革,龙净环保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技术优势,结合市场经济和股份制的灵活性,使企业走上了一条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龙净环保成功从地方国企转变成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微信图片_20211019094939.jpg


此外,同时在90年代,厦门嵩屿电厂300MW机组BE型电除尘器成为龙净大型电除尘器的标志性工程,BE型电除尘器获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成为当时国内除尘行业的最高科技奖项。

 在闽西山间出生成长的龙净环保,等来了属于它的东风,开始在大气治理领域这片蓝海中航行。


破浪:插上腾飞的翅膀

随着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也随之到来。人们口袋里钱多起来的同时,也开始发现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据相关数据显示,1995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370万吨,居世界首位。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总悬浮颗粒物污染仍然居于高位的同时,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污染十分严重,氮氧化物污染持续增加,环境形势严峻。

2000年以来,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快速发展,随着大量新建燃煤电厂和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龙净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成为了环境产业内较早插上资本双翼的企业——2000年12月,龙净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环保除尘上市公司。

微信图片_20211019095017.jpg


龙净环保上市敲钟

 上市后,借助资本的力量,龙净环保将“倔劲”发展到了极致,先后在全国数十座城市展开了研发生产战略布局。逐步实现除尘、脱硫、脱硝、散料输送等大气治理的全领域发展。从中标嵩屿电厂、禹州电厂的30万机组开始,到韩城电厂、台山电厂的60万机组,再到突破山东邹县的百万机组,龙净成功实现了大型化工程应用。江苏利港电厂湿法脱硫项目零突破,天津津源燃煤电厂电袋复合除尘器首次应用,邯峰电厂全球规模最大的干法脱硫工程投运,湄洲湾百万机组配套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系统成功突破等……龙净以无可质疑的实力一次又一次开创行业先河,产销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上市十几年,龙净环保开发形成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几十项国际先进技术,为燃煤电厂环保达标排放、国家雾霾治理和烟气超低排放治理提供坚实技术和装备支撑。

在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龙净在人才和科技创新方面下的十足苦工。

人才和科技创新是分不开的,要想有好的技术,关键是要拥有在该领域的领军人才。技术起家的龙净更加明白这一点,其对人才的重视也是行业内有目共睹的。

“追随人才、以人为本”是龙净的人才发展战略。2020年报显示,龙净科技人员超过1500人,占员工总数的20.46%,在这些研发人员中,既有林宏、陶晖、陈宏勋等国内顶尖专家,也有潘仁湖、威毕奇、沙瓦、富田佑嗣、千田修、余艾冰、庄烨等海归博士和国际专家以及一大批拥有多年环保产品开发经验的生力军,这些人也成为了龙净环保实现技术飞跃的中坚力量。

在科技创新方面,龙净环保在2004年提出了”技高一筹“的科技发展战略并一以贯之。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