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30 09:21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整理
傅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点在于二者共存,如何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者实现统一?如何在不破坏绿水青山前提下让生态价值进入到经济对价?才是重点和难点。傅涛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所以仅仅靠算法来核算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是行不通的。
多年来,傅涛及E20团队在资源禀赋型城市黄山以及工业型城市太原、邯郸等地方城市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研,研究大量的案例和资料,创新性的提出了“两山经济”的理念,不断寻找 “两山论”的经济价值实现路径,使生态价值真正落地,并指导各地进行实践。
“两山经济”的五大价值理论
“两山经济”理论是“两山”理论的一部分,傅涛指出,如果说计划经济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支持资本主义,“两山经济”就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是实现两山价值对价的实践工具。
傅涛表示,作为支撑生态文明新的经济理论体系,“两山经济”总结归纳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五个社会价值规律的理论:
(一)两山需求理论
如果不谈需求,所有的经济规律都将失去依靠。传统经济定义下自然人是自私的,为满足自身需求才会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才会被经济驱动。但在生态文明的角度,人有一部分非自私、非利己的需求,这部分需求是站在全人类、自然生态的视角,愿意为了这部分需求去付费,这被定义为“两山需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和引导这种需求。
傅涛认为,为满足两山需求,生态价值的对价方式有主动对价和强制对价两个路径:
一是主动对价,要强调绿水青山对于人类健康的价值。科学已经越来越多的证明,新鲜的空气、美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健康影响显著,只是关联性的研究还没有被细化和量化,应求助于科学,让人民意识到美好的环境如何对自身健康带来更多的好处,才会主动为美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价值付费。
二是通过政策进行强制对价。一些气候的变化对于某些地区会带来正向影响,如内蒙地区在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后,一些沙漠变成了绿洲,然而对于全世界范围来讲,气候的变化可能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才会有环保公约去约束人类对地球有害的行为,比如对铅酸蓄电池、含氟空调、汽车尾气排放等环保方面的限制。傅涛指出,这些都不是出于个人意愿,而是依靠政策性的强制对价去拉动需求,重塑整个社会经济价值体系走向。
(二)时空变现理论
生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错位和外延,就如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样,当下的生态价值是在错位时间和空间积累而来,当下的环保投入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也是为后来人受益。
在时间方面,在过去几年我国积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BOT、PPP等项目模式,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建设运营,让社会资本在当下进行投资,政府去购买二十年、三十年的服务,同时采用多种金融工具,去解决时间不对等的问题。
在空间方面,环境治理的价值受益是按照空间性的分布来核算的,比如黄山市投入了巨大财力对新安江流域进行治理,最终杭州也因此受益。
因此,时空变现理论本质上就是要把时间拉长、空间变大,用大格局去算大账,最终打造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核算体系。
(三)生态增量理论
绿水青山本身就具备价值,然而在傅涛看来,更大的价值并不在于绿水青山本身,而是在自然万物的流动和循环中体现出来的生态环境增量价值。
傅涛指出,实际上,大自然的能量、资源所产生的生态增量价值,远远大于我们劳动产生的价值,重要的是如何去挖掘。要思考如何捕捉大自然的能源、资源在生态循环的增量价值,并附加到产品和服务上去,在不破坏生态本底的情况下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增量。
如果能抓住生态价值的增量价值,就能把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比如把气候的变化用于调水,傅涛指出:“或许我们辛辛苦苦去调取几十亿方水去解决缺水问题,还不如一场降雨带来的效果,辛辛苦苦去控制雾霾还抵不过一场风,虽然从技术上,现在还没有能力针对某一个水库去降水,也控制不了风,但这确实是用生态增量思路解决问题的方向。”
(四)价值奇点理论
在新时代,每一个城市、企业、个人都不是孤岛般的存在,都不可逆转的被互联网、金融、社会关系等因素捆绑在一起,每一个末端都会是一个新联通的开始。傅涛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去跨界,去强连接,从而成为价值的奇点。只有成为奇点,才主动成为了价值的凝聚点,反之便会成为被凝聚被削弱的点。
环保企业以前是价值循环的断头浜,物质到环保企业这里是废物,就没了价值。最多做循环经济,重复利用,但终究还是废物,性质并没有改变。要真正落实两山理念,就要不断创造价值的增量,环境产业末端服务将是未来价值连接的奇点,环境产业是未来经济里的奇点,这个奇点如果用得好就是爆炸性的,用得不好可能就没有任何价值(相关阅读:傅涛:跟随政策初心,解读环境产业价值奇点)。
(五)层次循环理论
傅涛重点介绍了层次循环理论。他指出,社会经济被价值对价和商业动能因素影响,被分成各种价值层级。在价值层级高塔中,最为宝贵的自然生态与人类生存发展最为息息相关,遗憾的是由于缺乏价值的对价,生态的价值处于金融、地产、工业、农业之下的最底层。同时人类生存中空气、水、大米等必需品,它们的价值由于社会和经济等因素被严重低估了。
在发现了这样的价值规律之后,环保产业的方向就是努力将最底层污染物转化成高价值阶层的资源,如将污水治理后排入河道中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处理成水资源才有市场,又如将污泥处理成肥料价值不高,制造成工业产品才使价值得到跃升。同时傅涛指出,实际上污染物在处理处置时不需要完全被“吃干榨净”,如海洋中容纳了99%的水资源,其中只有少部分蒸发参与了生态循环,同理,在污染物质中,能够实现其中的大部分经过处理进入生态本位,少部分进入到生态高位即可。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