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埃克森美孚以全面绿色润滑解决方案赋能能源行业“双碳”目标进程

时间:2022-01-11 17:10

来源:埃克森美孚

2022年1月10日,中国北京——近日,埃克森美孚受邀出席“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讨暨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发布会”,与能源行业产学研各界嘉宾深入探讨“双碳”目标下,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及如何应用新技术、新应用为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隆重揭晓。美孚绿色润滑行动有幸入选,埃克森美孚也荣膺“2021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供应商”称号。该奖项由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旨在对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进行调研评析和成功经验总结,促进“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埃克森美孚行业发展经理谢华出席“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讨会”颁奖仪式

image.png

美孚绿色润滑行动入选“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埃克森美孚荣膺“2021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供应商”称号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已经一年有余。2021年以来,一系列有关实现“双碳”目标的意见及政策相继出台,对整个“双碳”阶段进行了系统规划。近日,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更明确指出了中央企业的“双碳”目标。在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大背景下,能源企业如何以清洁替代、电能替代、能效提升等技术助力行业转型已经是一道必答题。

一直以来,埃克森美孚都将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凭借多年来在绿色润滑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埃克森美孚从2013年起与中国节能协会展开长期战略合作,并于2016年推出开创性的“高效节能工业润滑油能效测试”,帮助企业在实际工况下验证并量化高效节能型润滑油的节能效果。2021 年,美孚™绿色润滑行动进行了全面升级。针对客户需求,埃克森美孚提供从前期诊断咨询、中期针对性的润滑产品和专业服务实施,到后期绿色效益评估的一体化润滑解决方案,为客户日常的无忧运营助力,通过高效节能油品、专业润滑服务和可循环周转包装,帮助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助力中国能源产业在“双碳”目标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 在产品层面,美孚工业润滑油高效节能的油品可符合中国企业对“提高生产力”和“高效节能”的双重需求。凭借在能效测试中的优异表现,截止去年,埃克森美孚已有三个系列产品荣获“中国节能协会推荐产品”,分别是美孚SHC 600、美孚DTE 10超凡系列液压油产品和黑霸王1号K150系列。同时,美孚拉力士SHC系列、美孚SHC齿轮油系列等多款产品也通过了由中国节能协会认可与监督的节能认证,覆盖工程机械、金属加工、塑料加工等多个领域,助力节能降碳。

· 在服务层面,埃克森美孚开创绿色润滑服务新模式,针对工业设备的全周期润滑管理需求,探索整体绿色运营方案。美孚优释达为企业提供6大基本服务,包括油品分析、换油咨询、润滑培训、工厂润滑调研、油品储运调研、润滑推荐,更有7大增强服务帮用户找到引发设备润滑问题的根本原因,打造专属润滑方案。此外,美孚优释达也通过全面数字化升级帮助企业分析润滑油数据和设备运行状况,帮助制定专业前瞻的维护方案,助力提升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环保表现,帮助减少计划外停工,实现提质增效。

· 在包装层面,埃克森美孚可循环周转包装包括可折叠式液袋周转箱、集装罐、IBC吨罐及润滑脂吨袋等多种灵活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固废处理,帮助降低安全隐患,帮助增加储运效率,帮助提升采购灵活度。该系列可循环周转包装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充分认可。

大会上,埃克森美孚参与了《中国能源报》牵头发起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企业社会责任倡议》,倡议号召企业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科技创新及前沿技术布局,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以清洁低碳为核心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及生产方式。埃克森美孚行业发展经理谢华在活动期间表示:“碳中和碳达峰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数十年来,埃克森美孚积极参与并有幸见证了本土市场的繁荣发展。随着‘双碳’目标行动路径的不断明晰,埃克森美孚也将继续履行对本土市场的承诺,携手行业各界,共同践行节能减碳,以全面的绿色润滑解决方案进一步驱动能源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中国产业高质量转型插上腾飞的翅膀。”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