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建议厨废油不再列为餐厨垃圾、农村污水治理纳入政府考核?环境界代表带来哪些提案

时间:2024-03-05 09:49

来源:中国水网

3月4日,2024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序幕,今年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又带来了与环境产业相关的提案,更有环境界代表提出与产业息息相关的建议。今年两会,他们指向了哪些行业关注的问题呢?快来一睹为快!

01全国政协委员黄绵松:首创环保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投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农村点多面广,基础薄弱,仍然存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部分已建环保设施亟需提质增效、运维资金缺乏有效保障及运营不可持续等问题。

对此,黄绵松建议,要从优化财政资金投向,强化多方资金保障机制,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入手,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长效治理,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此外,“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和考核督察力度,也是必不可少。”黄绵松表示,要以督查为契机抓落实,并将督察结果与中央支持政策直接挂钩。同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范围,作为相关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02全国政协委员胡望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资源循环利用,是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已被列入战略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再生资源产生量约5亿吨,回收利用量约3.7亿吨,综合回收利用率约75%,其中废钢、废铜、废铅、废纸的回收利用量占当年钢铁、铜、铅、纸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2%、35%、47%和54%。

提案中指出,废钢是可循环使用的绿色再生资源,每使用1吨废钢,可减少1.6吨二氧化碳排放。我国钢铁工业以高炉—转炉流程(长流程)为主,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短流程)钢铁产量只有10%左右,而欧美电炉钢比例达到70%以上,日本、韩国也在30%以上。

提案强调,建立和完善废钢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提高综合回收利用率,促进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有待完善、行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关于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打造全国交易服务平台的提案》建议,要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打造全国性再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推进交易服务平台应用。

03全国人大代表李丽丽: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水务公司的首席工程师

应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回用率,特别是沿黄省份,再生水供水范围内的高耗水行业应当首先、足额使用再生水。

今年两会,李丽丽提出建议,希望尽快出台绿色低碳标杆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标准,促进污水处理行业节能提效。

04全国政协委员魏明德

在《关于加强新污染物系统研究与管控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对策建议的提案》中,魏明德指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如何降低新污染物污染对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美丽中国建设的不利影响与潜在危害,成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深度思考的课题。

05民革中央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对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打击惩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提升了绿色发展司法保障水平。但环境资源审判,特别是环境公益诉讼整体起步晚,新理念、新事物多,遇到的新问题也多。我们从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审判沟通对接机制,推动建立专项资金账户或公益诉讼基金,研究推动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鉴定机构体系,完善环境资源案件各项规范和审判队伍专业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06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

首先,在“环境”领域,建议考虑餐厨废油作为生产可持续燃料的原料,从法规层面将其定性为再利用资源,不再列为餐厨垃圾;并加强对循环经济试点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税收减免、组织特定区域内试点等方式,突破循环经济的瓶颈如回收环节,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通过源头减量和提高回收再利用的方式为治理塑料污染作出更积极的贡献;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对积极投入研发、使用塑料替代产品的餐饮企业实施所得税、增值税优惠,精准施策鼓励先进,从而加强对新材料、新解决方案的科技支撑。

其次,在“社会”领域,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推动残保金回归“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政策目标,优化现行的《就业保障金管理条例》,对于为一级、二级、精神、智力等就业最困难的残疾人群体提供宝贵就业机会的企业,加大残保金减免力度,从而对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先进企业提供减税降费的支持。

最后,在“治理”领域,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推动中华环境奖等相关ESG类政府奖项评选中给予餐饮企业更多关注和认可。餐饮行业的ESG实践相对能源、生产领域,虽然规模较小,但品牌餐饮企业普遍重视治理体系建设、模式创新以及对消费者的社会宣传效果,建议在政府奖项评选标准中给予积极践行ESG的餐饮企业一定的加权考虑。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