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生总起个大晚,这次难得赶个早集|君子不器|上

时间:2024-10-21 09:44

来源:中国水网

今年7月,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客座教授薛涛撰写的《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一书正式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发布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反馈和读后感,不少给作者带来了新的启发,也开始筹备《道与得》的再版。本文为作者做的修订版的序言。

序言分上下两篇共9000字,阅读大概需要12分钟,加上各种非常有价值的文章链接,大概5万字左右,阅读需要一小时,但绝对有价值。考虑部分读者速读习惯,给与摘要在前,共1900字,两三分钟可以读完。

摘要

上篇

一、站在未来看现在

1、偶然太多,必有必然,这是叔本华的说法;王德峰也说,人到了年纪还不信命,就是缺乏慧根。信后要怎么做?自然不是四大皆空,而是要做“致良知”的心。

2、当下时局唯艰飞猪落地,企业家们才纷纷开始在国学中找寻精神的力量,其实,这个力量说的就是“心力”,大白话就是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这个心力,自然首先离不开发心。

3、年少时候错过论语,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真叫是起了个“大晚”,这次写书却幸运的赶了个早集。这对笃信不跪和“接化发”模式的我,是幸运的。

二、儒释道的合流和帛书的意义

1、书成之后,我从傅佩荣大师开始,认真读了一些道德经的本经解读。很高兴读完之后,我对道德经的解读依然立得住足,限定于我的定位目标下,运用到管理和认知,不纠缠于学术,不痴迷于玄学。

2、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读一本书最好的方式是写一本书,我的体会是,如果理解还不够深刻,那么就再写一遍!

3、道德经传世版和心学、六祖坛经一样,都是儒释道合流的产物,都是中国人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而帛书其实也不是老子的原著。原教旨主义本身是有极大风险的,金刚经说“无有定法,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帛书自己也说,“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而不是“执古之道”。

三、起个大晚与捐书入校

1、每个人要在书中获得的东西并不相同。我是为入世写的,定位在服务于职场管理者,和希望在青中年阶段找到幸福的人,目的决定视角,视角决定解读方式,并无正确错误之分。

2、第一版的最珍贵之处,也是在第二版要修去的部分,恰恰就是我拿我自己做了书中被解剖的青蛙。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接化发”的写作过程展示,掌握这个方法,可能比书中的内容更有价值。毕竟,我说的就不是我说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阳明先生选择自己不写书,都是一个道理。

3、觉悟太晚,人生对于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各种迟到和错过,如果能亡羊补牢已经是一种万幸,但那也是成功的成长为一个普通人而得过且过的万幸而已了。面对AI带来的大变局,我们的教育依然沉溺于过时的“普鲁士”模式,我们的家长在当下内卷的焦虑下更走向了错误的方向,违背了“君子不器”和“前后相随”。

4、成年人走的弯路,一方面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下的选择,一方面确实也有原生家庭的责任,如何不让家族的阶层局限继续恶性循环下去,还是要按孟子说的“反求诸己”来努力,尽早提升自己。无数的教育悲剧,反证了成功的父母应该是做孩子希望的父母,而不是强迫孩子做了自己希望的孩子,这才是“前后相随”。

5、道德经里的舍得、不争,既不是先舍后得的术,也不是放弃理想大度躺平求个四大皆空的安稳,而是更高维度的心法、活法、算法和解法,让人相对更容易得到幸福,甚至还可以顺便成功。简单归纳,就是克制浅薄而直接的欲望,放下盲目而自扰的执念,真正了解自己方能洞悉时局做出明智的选择和高效的坚持,由此方能“既”长期主义“又”活”在当下,并获得内外相和的成功。

6、我们国家如何完成对当下困难局面的转折,我以为不在于科技和产业的突破,那只是术,恰恰应在于思想和文化的突破,那才是道。

下篇

四、感恩

1、本书除了前几篇,后面是不够好读的,但爽文时代早已经结束了。解法都在自己身上,不经过痛苦的摸索很难有所得,写书者能做好催化师已经难得了。

2、感谢很多企业家对本书的大力支持,比如宋总的五百本、潘总的八十本、阎总的四十本、黄总的二十本、李总的二十本、唐总的十本......

3、艺术的核心是留白,管理的核心是留白,其实写好一本书的核心也是留白。高手们的同行和同解,是一起对道德经这本“万经之王”共同钻研,由此我收获了不少真心相交的好友。

五、四十二章经的“二生三”

1、“二生三”的启发,就是在当下的局面,对于管理者必须做到“既要又要”。这个含义得到了高度肯定,这次修订结合对佛学和心学的阅读,尽力补上。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