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第一季】第三十八期:从朗坤的十年等待看市场需求释放规律            

【听涛第一季】第三十八期:从朗坤的十年等待看市场需求释放规律

时间:2021-01-28 09:17:13 来源:中国水网

本期节目摘要

环境产业是政策拉动型的,环境需求不断释放,没有天花板,但是如何识别真正的市场需求?环境市场需求释放的规律是什么?如何把握、如何捕捉?

各位听涛的观众,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涛。

环境产业是一个政策拉动型行业,实际上环境需求是不断释放的。我老说环境产业是一个看不到需求天花板的行业。因为理论上讲,我们见到的每一条河都不同程度上存在污染,我们见到的每一寸土壤都有提升的空间。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难就难在识别:这是市场需求吗?

朗坤环境的十年等待

我举个例子讲。现在在疫情之中,2003年,那次影响深远的非典疫情,严重刺激了香港。从那儿之后,死亡畜禽,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经验集中处理,那个厂建在了深圳。我们有一个会员叫朗坤,通过竞争获得了这个项目,建成了中国大陆板块上,包括香港,一个最现代化的死亡畜禽综合处理厂,规模很大,水平也很高。

这个项目其实有很多的技术,以厌氧技术为核心,以各种资源化利用,香港的死猪源源不断地运到这儿来,因为它规范。本来以为是个大市场,但刚才说了,一直到十年(后),中国都没有第二个死猪的死亡畜禽的处理厂。中国的猪没有病死的吗?太多了,每年有无数的死亡畜禽因为生病死了。但是因为监管不到位,很大一部分死猪,可能进入了不同的链条,可能做了肥料了,可能做了各种的动物食品了,也可能个别的还做了香肠了,进入我们的食品链了。这是因为环保的需求本身是因为监管而释放的。

一直到2013年,黄浦江上的死猪事件。其实黄浦江据说每年都漂死猪,那年漂的尤其多,然后被媒体曝光以后,形成了一个公众事件。大家都在问以前的死猪去哪儿了?以前的死猪不知所踪。好的就是挖地方埋了,但如果死猪是瘟疫呢,挖地方埋了也没达到处理要求。所以之后引来了中国的死亡畜禽的处理,提上日程。

环境市场需求释放规律

这样的事儿多吗?好多这样的事儿,包括地沟油的事件,也是这样的。以前我们的餐厨垃圾,都是抢的,要花钱才能买到。后来,地沟油曝光以后,餐厨垃圾不仅不需要花钱,还得付钱才有人拉走。

环境需求的释放对一个企业来说,有的人说很难把控这个需求,我先做还是不做,如果布局了,就像朗坤一样,等了十年没等到,差点就放弃了。实际上,E20给它做的战略,我们认为你再坚持一下,要聚焦这儿,不做死亡畜禽,做有机废物,但不要做得太宽了,不要迷失主业,那是它最好的一个项目,而且积攒了技术,是我们说的奇点项目。我们2011年做的战略,两年以后出现了这种“爆炸”。目前它也在香港资本市场获得了突破。

但是不光这个企业,这是个行业,目前我们仍然没有完全处理完,很大一部分死亡畜禽还没有真正得到妥善处理。

环境需求怎么看它跟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一直有个基本观点。

我在做奇点的时候也谈到,怎么成为奇点,第一个,对政治上要有了解,其实现在是不是要处理,是不是成为真需求,取决于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不是人民关切的。人民关切,但人民关切的事儿很多,环境问题非常非常多,处理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属于普惠民生,抓哪个?一定是抓人民呼声最高的,因为我们的矛盾,要抓的事儿太多了。那么党对一切问题的判断标准,就是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人民愿不愿意。

所以我有句话说,我们的环境需求变成市场需求,它唯一的桥梁是政策,读懂政策唯一的办法是读懂政治,政治的本质就是民心所向。在我们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这个东西能不能成为市场,本质上取决于民意的所向。所以我说你要看着这个民意所向。

但民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发生了民意我们没有注意,就像死猪,其实每年都在漂,媒体只是个放大,关键还是在中央的决心和人民的呼声有多大,发生恶性事件。我们的环境需求往往都是由事件突破的,有人说管网晒太阳,形成一个公众事件以后开始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

我们没有一个事儿,不是由一个事件突破,由媒体放大,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下发文件。所以我们以前说环境需求是个问题导向的,是政策驱动,但是问题导向的,如果发现不了问题,不是产生民愤的问题,往往形成不了需求。

和E20一起读懂政策

那么这里头,我觉得一个优秀的环境公司在分析需求的时候,需要跟人民在一起。我们也是人民的一员,我们换个角度看待很多事情,就能读懂政策的方向,所以,我以前说要读懂政策就必须要懂政治,政治是政策之心。所以我说一个环境企业也要学习十九大精神,也要去读懂党的各种方针政策。但如果你读不懂,可以跟我们E20一起来读。

其实我们之所以研究政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看懂政策的方向,实际上这20多年来,我觉得我们能比较好地理解现在一些政策的松和软,因为不可能所有的手都是硬的。

环境问题太多了,需求太多了,它的释放有它政治性的规律。如果把握了这个规律,就能够有的放矢,你就不觉得这个市场是完全不可捕捉的。超前过度,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灾难,你可能成为先烈,你坚持不到它的释放,你就挺不住了,现金流也好盈利也好,挺不住了。但如果没有这种执着,你又不可能领先一步。其实,领先也未必要太多,领先一步,领先半步,就足以形成一种市场优势。

这也是我们E20研究院的一个使命,我们把服务于产业政策方向作为我们的基本使命,我们每个季度每个月都在出各种的政策分析报告,就是希望能够跟大家分享我们对政策方向的一些理解。每年的年度评点、盘点,每半年的每季度的,每次论坛,其实我们都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也希望跟大家能够分享一些心得。

栏目简介:

《听涛》:E20环境平台首档视频栏目。

以个人视角来叙述环境产业里的主流企业,评价企业领袖人物,讲述企业发展故事,梳理产业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启发产业同行。

主讲人:傅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两山经济》、《环境产业导论》作者。

栏目定位及形式:知识类视频节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时长10分钟左右;

后期还将推出关于环境产业发展历程、趋势的系统内容,以及对当下热点话题的深度剖析。

傅涛亲自讲述,依托E20环境平台20年来和环境产业的同行发展,及其本人20年来的深入研究及实践,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企业,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来,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


分享到:
45028 2021-01-28 09:17:13

【听涛第一季】第三十八期:从朗坤的十年等待看市场需求释放规律

视频分类 会议视频 视频来源 综合,市场,会员单位,E20演播厅,听涛

本期节目摘要

环境产业是政策拉动型的,环境需求不断释放,没有天花板,但是如何识别真正的市场需求?环境市场需求释放的规律是什么?如何把握、如何捕捉?

各位听涛的观众,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涛。

环境产业是一个政策拉动型行业,实际上环境需求是不断释放的。我老说环境产业是一个看不到需求天花板的行业。因为理论上讲,我们见到的每一条河都不同程度上存在污染,我们见到的每一寸土壤都有提升的空间。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难就难在识别:这是市场需求吗?

朗坤环境的十年等待

我举个例子讲。现在在疫情之中,2003年,那次影响深远的非典疫情,严重刺激了香港。从那儿之后,死亡畜禽,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经验集中处理,那个厂建在了深圳。我们有一个会员叫朗坤,通过竞争获得了这个项目,建成了中国大陆板块上,包括香港,一个最现代化的死亡畜禽综合处理厂,规模很大,水平也很高。

这个项目其实有很多的技术,以厌氧技术为核心,以各种资源化利用,香港的死猪源源不断地运到这儿来,因为它规范。本来以为是个大市场,但刚才说了,一直到十年(后),中国都没有第二个死猪的死亡畜禽的处理厂。中国的猪没有病死的吗?太多了,每年有无数的死亡畜禽因为生病死了。但是因为监管不到位,很大一部分死猪,可能进入了不同的链条,可能做了肥料了,可能做了各种的动物食品了,也可能个别的还做了香肠了,进入我们的食品链了。这是因为环保的需求本身是因为监管而释放的。

一直到2013年,黄浦江上的死猪事件。其实黄浦江据说每年都漂死猪,那年漂的尤其多,然后被媒体曝光以后,形成了一个公众事件。大家都在问以前的死猪去哪儿了?以前的死猪不知所踪。好的就是挖地方埋了,但如果死猪是瘟疫呢,挖地方埋了也没达到处理要求。所以之后引来了中国的死亡畜禽的处理,提上日程。

环境市场需求释放规律

这样的事儿多吗?好多这样的事儿,包括地沟油的事件,也是这样的。以前我们的餐厨垃圾,都是抢的,要花钱才能买到。后来,地沟油曝光以后,餐厨垃圾不仅不需要花钱,还得付钱才有人拉走。

环境需求的释放对一个企业来说,有的人说很难把控这个需求,我先做还是不做,如果布局了,就像朗坤一样,等了十年没等到,差点就放弃了。实际上,E20给它做的战略,我们认为你再坚持一下,要聚焦这儿,不做死亡畜禽,做有机废物,但不要做得太宽了,不要迷失主业,那是它最好的一个项目,而且积攒了技术,是我们说的奇点项目。我们2011年做的战略,两年以后出现了这种“爆炸”。目前它也在香港资本市场获得了突破。

但是不光这个企业,这是个行业,目前我们仍然没有完全处理完,很大一部分死亡畜禽还没有真正得到妥善处理。

环境需求怎么看它跟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一直有个基本观点。

我在做奇点的时候也谈到,怎么成为奇点,第一个,对政治上要有了解,其实现在是不是要处理,是不是成为真需求,取决于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不是人民关切的。人民关切,但人民关切的事儿很多,环境问题非常非常多,处理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属于普惠民生,抓哪个?一定是抓人民呼声最高的,因为我们的矛盾,要抓的事儿太多了。那么党对一切问题的判断标准,就是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人民愿不愿意。

所以我有句话说,我们的环境需求变成市场需求,它唯一的桥梁是政策,读懂政策唯一的办法是读懂政治,政治的本质就是民心所向。在我们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这个东西能不能成为市场,本质上取决于民意的所向。所以我说你要看着这个民意所向。

但民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发生了民意我们没有注意,就像死猪,其实每年都在漂,媒体只是个放大,关键还是在中央的决心和人民的呼声有多大,发生恶性事件。我们的环境需求往往都是由事件突破的,有人说管网晒太阳,形成一个公众事件以后开始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

我们没有一个事儿,不是由一个事件突破,由媒体放大,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下发文件。所以我们以前说环境需求是个问题导向的,是政策驱动,但是问题导向的,如果发现不了问题,不是产生民愤的问题,往往形成不了需求。

和E20一起读懂政策

那么这里头,我觉得一个优秀的环境公司在分析需求的时候,需要跟人民在一起。我们也是人民的一员,我们换个角度看待很多事情,就能读懂政策的方向,所以,我以前说要读懂政策就必须要懂政治,政治是政策之心。所以我说一个环境企业也要学习十九大精神,也要去读懂党的各种方针政策。但如果你读不懂,可以跟我们E20一起来读。

其实我们之所以研究政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看懂政策的方向,实际上这20多年来,我觉得我们能比较好地理解现在一些政策的松和软,因为不可能所有的手都是硬的。

环境问题太多了,需求太多了,它的释放有它政治性的规律。如果把握了这个规律,就能够有的放矢,你就不觉得这个市场是完全不可捕捉的。超前过度,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灾难,你可能成为先烈,你坚持不到它的释放,你就挺不住了,现金流也好盈利也好,挺不住了。但如果没有这种执着,你又不可能领先一步。其实,领先也未必要太多,领先一步,领先半步,就足以形成一种市场优势。

这也是我们E20研究院的一个使命,我们把服务于产业政策方向作为我们的基本使命,我们每个季度每个月都在出各种的政策分析报告,就是希望能够跟大家分享我们对政策方向的一些理解。每年的年度评点、盘点,每半年的每季度的,每次论坛,其实我们都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也希望跟大家能够分享一些心得。

栏目简介:

《听涛》:E20环境平台首档视频栏目。

以个人视角来叙述环境产业里的主流企业,评价企业领袖人物,讲述企业发展故事,梳理产业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启发产业同行。

主讲人:傅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两山经济》、《环境产业导论》作者。

栏目定位及形式:知识类视频节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时长10分钟左右;

后期还将推出关于环境产业发展历程、趋势的系统内容,以及对当下热点话题的深度剖析。

傅涛亲自讲述,依托E20环境平台20年来和环境产业的同行发展,及其本人20年来的深入研究及实践,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企业,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来,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