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国新办就“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时间:2025-04-18 10:15

来源:生态环境部

在2013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京津冀区域在GDP增长6成的同时,PM2.5的浓度也下降了6成以上,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这其中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接下来,我也将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开拓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

张红菊:谢谢胡京南先生。以胡京南先生为代表的一众科研人员,锲而不舍地攻坚着每一微克,为我们默默守护着这片蓝天。

下面,请袁慧女士作介绍。

006C3CYZly4i0k6mvq3jlj30lj0f1k3r.png

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者 袁慧: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小水滴”环保志愿者袁慧,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丹江口库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脉、北方水井,我们320万十堰人民人人都是守井人,都是环保志愿者。“小水滴”环保志愿者也致力于传承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我今天穿的这件志愿服装马甲上,有一个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的标识,它意味着我们每一位库区人都是一滴水,一滴水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无穷的力量,我们用丹心化作双手,守护着一库碧水。作为一名“小水滴”环保志愿者,一个垃圾钳、一个垃圾筒、一叠宣传单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的工具,我们主要围绕守水护水开展宣传宣讲、清漂净岸、巡河护河、植绿护绿、文明观察五大类志愿服务活动,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丹江口库区的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在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有107项为I类,达到直饮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以来,已累计向北方供水超70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1.14亿人口。目前,北京80%以上和天津主城区的生活饮用水都来自于我们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的守井人和环保志愿者,我深感自豪。谢谢。

张红菊:谢谢袁慧女士。袁慧女士用热爱与奉献守护着那一泓清水。

下面,我们有请付怡然先生作介绍。

 006C3CYZly4i0k6mx7zdnj30lj0f17gq.png

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二级主任科员 付怡然:大家好,我叫付怡然,来自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2019年加入环保队伍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执法工作,同时也多次参与生态环境部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的现场组工作,在这几年内累计帮扶企业整改问题数百个,多次获得监督帮扶表现突出个人、执法大练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我看来,“法律条文不仅有钢印般的震慑力,也要有春风化雨的治愈力”,所以说,一名“执法尖兵”不是我仅有的标签,作为天津市生态环境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常来到学校、社区,开展法律宣讲、志愿服务等,累计覆盖人群达到数千人。2023年,有幸获得了天津市生态环境“最美宣传员”称号。

作为一名活跃在生态环境保护战线上的年轻人,我认为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我也将时刻战斗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前沿,通过自己的坚持、努力,守护好祖国的碧水蓝天。谢谢。

张红菊:谢谢怡然。几年的执法生涯,怡然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也充分展现了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下面我们进入答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006C3CYZly4i0k6n3ggjjj30lj0f1wr2.png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

北京青年报记者:近几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水更清的背后一定离不开咱们每一位环保人的努力。想问一下各位代表,能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一谈,在工作当中,咱们通过哪些具体行动来推动美丽中国的目标一步一步成为现实?谢谢。

胡京南: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先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科技创新为蓝天保卫战和美丽中国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蓝天保卫战中,我作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团队的一份子,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900多名科研工作者一起,在京津冀开展“空—天—地”立体观测,建立了高精度的排放清单,弄清重污染成因,识别污染来源,为京津冀空气质量改善助力。我想,蓝天保卫战有指挥部和执行部门,也有参谋部和保障部门,我们科研团队作为参谋部和保障部的重要一份子,通过科学研究,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出谋划策,也通过技术创新,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也在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研究,这项研究工作也有望助力空气质量未来进一步持续改善,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的动力。谢谢。

付怡然:刚才胡所长说的我也深有体会。作为一名环保执法人员的代表,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应该当好三种人。首先是当好“守护人”,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面对一些危害环境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比如像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等,要对他们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守护好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同时,还要当好“服务者”,结合进入企业检查的机会,向企业宣讲最新的环保政策,提升他们的守法能力,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双向奔赴”。最后,还要当好“实干家”,美好的生态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还充满着汗水和雨水,靠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努力和坚持,让全社会形成对生态环境的普遍认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一步一步走向现实。谢谢。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