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安徽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发布

时间:2017-04-27 09:14

来源:安徽省政府网站

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的优惠政策,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技术开发,加强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电子垃圾收集体系及综合处置设施建设。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密闭运输,完善集中处理体系。科学合理选址,进一步规范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设施运行监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因地制宜解决偏远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处置问题。鼓励垃圾焚烧发电、供热及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

专栏4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工程

一、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加强含铬、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废物以及生活垃圾飞灰、高毒持久性废物等的综合整治;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对现有化工园区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化工企业搬迁入园;鼓励铅蓄电池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电镀等行业实施同类整合和园区化管理;推进环境风险综合防范及应急工程建设。

二、电磁、放射源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处置

建设高风险放射源实时监控与报警系统,废旧放射源100%安全收贮;加强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电子垃圾收集体系及综合处置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

(四)保护生态,维护生态健康安全。

1.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区域生态功能和发展导向,建设稳固的区域生态屏障,保障全省生态安全。构建安徽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推进全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妥善处理好江河湖泊关系,统筹规划沿江工业与港口岸线、过江通道岸线、取排水口岸线。提升长江防护林和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建设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推进石质山造林绿化,构建皖北及沿淮平原绿色生态屏障。在巢湖流域建设生态宜居的城湖共生体系,探索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在皖南探索建立生态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引领区。

2.强化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开发管制原则,因地制宜制定区域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加强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监管。加快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实施,提升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创建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工业园区。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调整,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公共监督员制度,有步骤地对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居民实施生态移民。完善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界限核准以及勘界立标工作,推进自然保护区开展综合科考和本底调查。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到2020年,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推动全省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保护与管理,统筹协调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和建设,完善管护设施,提高管理能力。积极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

3.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加强新造林、中幼龄林抚育管理。强化公益林建设和后备资源培育,加快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调整林分层次结构,优化树种组成,推进混交林培育,加快培育多目标多功能的健康森林。

继续开展湿地生态修复与管理能力建设,加强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建设,完善湿地保护体系。通过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河(湖)岸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湿地植被恢复、人工湿地减污等措施,开展重要湿地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开展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示范区建设,逐步引导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恢复湿地功能。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强对濒危动植物物种和古树名木的拯救与保护,继续开展对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外放(回)归和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以及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管理制度以及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启动区域性、综合性外来入侵物种科学普查,完善生物物种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重要入侵物种的持续防控技术体系,有效降低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速度。到2020年,9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5.扩大生态产品供给。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开展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和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创建。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城市绿地,优化城市绿地布局,使城市森林、绿地、水系、河湖、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改造老旧公园,提升公园绿地综合服务功能。修复遭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增加城市绿地等生态空间。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到2020年,全省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

以“三线”补绿扩带、“三边”扩绿改造和城乡绿化见缝插绿为重点,加快推进“三线三边”和城乡绿化增量提质行动。按照道路林荫化、村庄园林化、农民庭院花果化等要求,建设环村绿化带,开展进村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大力发展乔木、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特色林果、花卉苗木,形成道路与河岸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到2020年,全省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

1...3456789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