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四川省“十三五”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指南

时间:2017-12-01 10:38

来源:四川经信委

坚持协调发展。推动钒钛稀土新材料及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行业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薄弱环节科技攻关和项目引进,推动产业配套发展、成链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坚持外向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推动优势产品“走出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分工体系;推动国外先进工艺、技术、管理体系“引进来”,促进重点优势企业装备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

坚持转型发展。过去靠资源、资本粗放型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新常态”的发展要求,积极推动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从资源依赖型、资本粗放型向技术主导、质量为本、效益优先转变,通过重组整合提升装备水平和产品结构,实现全行业转型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装备和产能,通过产能置换提高装备水平,积极消纳库存,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研发高端产品,提高应用水平,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经济增长目标:“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020年规模以上钢铁钒钛及稀土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2.结构调整目标:通过大力发展钢铁、钒、钛、稀贵金属产品及深加工产业,形成钛精矿600万吨/年、钒制品7万吨/年(折合为V2O5)、钛白100万吨/年、海绵钛6万吨/年、钛锭6万吨/年、钛材1.5万吨/年、粗钢3200万吨/年以内、钢材3000万吨/年以内、生铁2000万吨/年以内、特色机械加工产品2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稀土矿开采控制在5万吨/年以内,冶炼控制在4.5万吨/年以内。

3.科技攻关自主创新目标:重点突破攀西矿制取富钛料、氯化法钛白、低品位矿高效利用、非高炉冶炼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钒电池、高钛型高炉渣回收利用等新技术产业化应用。

4.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铁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钒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钛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30%,稀土矿山资源回采率大于80%,分离企业资源回收率高于94%,金属冶炼企业资源回收率大于95%,规模化回收利用铬、钴、镍等主要伴生金属。钒钛磁铁矿尾矿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

5.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目标: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600公斤标煤以下,吨钢耗新水降到3.5吨以下,水重复利用率90%以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4%,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节水目标。

三、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

(一)产业布局。

1.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重点打造两大基地:做大做强攀枝花钒钛铬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凉山钒钛稀土产业基地。

着力建设六大园区: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枝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凉山稀土科技产业园、德昌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雅安汉源石棉工业园。

2.大力发展成德绵眉乐深加工高端制造产业区。

依托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等市已有的高端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形成钒钛、稀土、钢铁深加工基地;推进短流程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转型发展;做强做大绵阳江油特殊钢制造基地。

3.推动乐达内产业区转型。

推进乐山、达州、内江、泸州、遂宁、雅安等市钢铁、钒钛、稀土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产业竞争优势。

(二)重点产业链。

支持发展绿色产业链、高端产品,以钒、钛、稀土、钢铁为主的钢铁新材料产业链、以钒钛合金为基础的高端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链、以海绵钛为基础的钛材产业链、钛化工产业链、钒制品产业链、稀土产业链、资源高效开发与循环经济产业链。

专栏1重点产业链

1.钒、钛、稀土、钢铁为主的钢铁新材料产业链。

通过钒、钛、稀土应用在钢铁中来改善钢的性能,形成钒、钛、稀土钢铁新材料。基本产业链为钒钛磁铁矿—钛渣、铁粉—钒钢、钛钢、稀土钢—钢铁材料。

2.钒钛合金为基础的高端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链。

主要通过提取钒和钛,形成钒钛合金,生产用于飞机机架、喷气式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壳体、飞船蒙体、汽车零部件等。其基本产业链为钒钛磁铁矿—钒钛合金—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零部件。

3.海绵钛为基础的钛材产业链。

主要通过海绵钛熔炼、锻造,形成钛加工材料,基本产业链为高钛渣—海绵钛—钛材。大力发展钛棒、钛丝、钛环、钛管、钛板、钛合金等钛材产品。拓展钛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高钛医学器材的质量。

4.钒制品产业链。

基本产业链为钒钛磁铁矿-钒渣-氧化钒(精细化工产品)钒氮、钒铝、氮化钒铁、钒电池电解液、含钒催化剂。大力发展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拓展钒的应用领域,研发精细化工产品。

5.钛化工产业链。

优化钛化工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加大钛化工清洁绿色公益技术攻关力度,发展低成本大规模氯化钛白制备技术,循序渐进推进氯化钛白产业体系建立,防止钛白产业体系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

6.稀土产业链。

高端磁性材料产业:氧化镨钕-金属镨钕-镨钕铁硼-永磁体-微特电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

光学材料产业:高纯氧化镧-镧玻璃-镜头-相机、扫描仪等;

发光材料产业:稀土矿-稀土氧化物-发光材料-LED和节能灯等光源-显示器件、照明器件-照明灯具、家用电器、移动终端等;

新能源材料产业:镧铈混合稀土金属-储氢合金-镍氢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等;

编辑:刘影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