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河北省重污染天气过程新闻解读会实录

时间:2018-03-15 09:33

来源:河北发布

再一个从湿度的角度来说,刚才说了咱们是处于南风,把南方暖空气湿空气吹过来了,全省的平均湿度从9号到13号湿度增大了84.3%,湿度的增大有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颗粒物增长,使颗粒物直径变大,另外一个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颗粒物的二次反应使其液态污染物向固态颗粒物一个转化,使浓度有一个明显的增加。另外一个湿度大了以后能见度也降低的很大,就是一个是重霾。另外一个各地也出现了大雾的天气,所以说咱们大家觉得外面灰蒙蒙的,能见度非常的差,所以湿度的增大呢对污染浓度的变化也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再一个就是混合层高度的降低,混合层高度比常年这段时间是降低了33.9%,其中在昨天早晨八点的时候唐山的混合层高度233米,石家庄是273米,保定295米都在三百米以下,所以说这么大的浓度压缩在这么低的一个空间里面,所以说使他的浓度也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高,使污染也到了重污染甚至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

从几个条件来看我们有一个静稳天气指数,就是把所有的气象条件综合到一块。他静稳天气指数在全省平均比去年增大了41.9%,这是非常非常大的一个数值,虽然说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气象条件应该是达到极端不利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个方面持续的偏南风把南边的污染物也向咱们华北地区输送,尤其到了咱们这里地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西边是太行山脉,北边是燕山山脉,污染物到了山前吹不动了,它就在这地方有一个沉降,使污染物输送沉降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增加,这也是污染加重的非常明显的一个原因。

所以从这几个情况来看呢,就说气象条件达到今年入冬以来极端不利的情况,但是从咱们启动应急预案,咱们连续几年采取大力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要是在前几年五百以上是爆表肯定是达到了,像这种气象条件,但是今年基本上重度污染二百以上或者一部分是三百或者到四百以上,但是还没有出现爆表的情况。从这个方面来看呢也反映了咱们省大气污染防治所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崔建升(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刚才预报员把我们整个这次重污染天气形成情况和形成原因及趋势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汇报,王主任又做了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赵主任又对周围的近期的天气情况做了比较详细技术的解释,大家已经从前面看到了这次污染过程比较典型的形成,还是由于我们比较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的。因为我们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大家可以看到从我们介绍就知道,随着我们各种措施的推进,空气质量的改善还是比较明显的。去年的时候包括环保部关于质量总结也提到了,我们大气十条的推进,我们整个的环境污染质量控制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原来我们对完成大气十条的目标我们可能都很怀疑,现在我们顺利完成了大气十条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当中大气污染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长期的过程,因为我们大气污染是累积性与叠加性很长久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个问题解决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刚才通过我们的介绍,通过我们这样一个技术手段的深入,包括我们预测的水平,包括我们监控能力也不断在提升。随着我们这样一个能力提升,我们对污染形成原因和污染物管控措施也越来越精细了,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我们这样一个环境的变化和措施的落实,效果还是挺明显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措施是很有效,但是因为这个问题十分复杂,也是一个累积性的问题,要想短时间内彻底解决是不现实的,不管是从国际上,还是从国内其他区域,还有从我们整个区域里面以往的经验,这都是要有一个过程。随着我们技术提升我们管理措施逐渐到位,我们空气质量改善前景还是很好的。十九大报告里对我们空气质量做了一个重点描述,讲了四大方面:我们空间的格局,产业的结构,生产的方式和生活的方式,从四个方面来去推进这个事情,所以说回来以后随着我们技术推进,虽然质量改善了,但是民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在随着逐渐的提升。

往年的情况可能会爆表了,往年这种情况和往年比呢可能不是最终的,可能能够承受,现在由于我们去年冬天这样很好的环境质量也提升了我们大众对环境质量更好的需求,所以大家也是要理性看待过程,我们坚信随着我们各种措施的落实,我们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前景还是很好的。

张国兴(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

谢谢各位专家的精彩解读,也感谢媒体对我们环保工作的关注。这次解读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