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处在国际化路口的环保企业如何看待一带一路机遇?

时间:2018-04-11 09:42

来源:宇墨智库

作者:史方标

环保部“一带一路”环保政策分析

既有以上结论,再细细分析前文提到环保部主导制定的两项政策,并解读政策语言后面的官方规划目标和产业引导方向以及其对应的机遇点,则显得非常必要。

《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及《“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分别于2017年4月和5月发布。前者为偏宏观的指导思路,后者为基于前者的较为细化的具体实施方案。除去较为务虚的内容,值得环保关注的要点如下:

政策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政策、标准沟通与衔接

这条不甚显眼,但非常重要。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轨迹滞后于中国十年左右的“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将是环保市场的重点区域。如中国10年前、甚至20年前一般,这些国家还有大量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环保规划等政策需要制定来引导整个环保事业的发展。其中,环保产品的技术标准,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半经营性环保业务的补贴标准等关键政策直接关系到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的特定领域的适用性,对于海外企业尤其如此。在此过程中,中国相关政府机构、咨询机构以及环保企业若能参与到此类政策的制定过程,发挥影响力,给出合理建议,则对环保产品和服务打入当地市场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项目示范:投资建设一批“一带一路”沿线工业园污水处理示范项目

优先重点建设有示范效应的项目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对项目规划和选择的基本思路之一。用通俗的话来说,即既要赚钱,也要赚吆喝。因此,投资示范类环保项目也是“一带一路”环保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诸多环境业务领域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是中方比较好把控,对当地公用基础设施依赖较小的领域,政策文本中重点提出以这类项目为重点建设的环保示范项目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而此类业务也是工业水处理领域经验积累丰富的环境龙头企业所驾轻就熟的。此类项目规模偏大,品牌宣传效应非常高,是相关企业可以去重点争取参与的项目。

产业落地:合作共建环保产业技术园区

“一带一路”环保市场目标国家,不但有与中国过去10年类似的环境治理需求,同时也有较为便宜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环保企业在目标进行项目投资的同时,将部分经营、研发和生产制造实体在当地落地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战略选择。在官方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建环保产业技术园区的政策导向下,若有对国内环保企业进入园区的官方支持性政策,这一选项将显得更加有吸引力。

参与当地的环境能力建设:推动中外环保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建设,推动环保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

环保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国的环境治理事业以及环保产业发展的最为核心的能力之一。“一带一路”环保规划中的此项内容旨在就产品输出、生产输出之外,为中国环保产业的技术输出铺就道路。不难预计,政策的落实阶段,将会有官方机构或环保企业联合外方相关主体在“一带一路”国家成立的合作研发中心,支持当地国家环保技术的发展。这类研发中心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一般都不大,但对环保企业来说,无论在品牌宣传方,还是自有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方面,都有实质的价值,是具有相关实力的环保企业可参与甚至主导的战略举措。

“一带一路”环保机遇展望

在商业领域,大到国家之间,小到企业和企业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实际利益的计算与考量是不便直接明说,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实情。“一带一路”战略虽然在国际宣传口径中或多或少对周边国家,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展现出一些不便直说但不断意会的援助性质。但实际上,落到具体的事上,“一带一路”战略还是一笔生意经。就如前文所言,政府的诉求是吆喝要赚,钱也要赚。而这也是有意参与“一带一路”环保项目的企业应该预先确立的心理建设。

在未来几年,国内环保市场的竞争虽然有所加剧,但依然有着不少机遇点。国内业务和海外业务如何取舍与平衡,不同的环保企业将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给出不同的答案。但长期来看,国际化是中国环保产业不可逆转的一个长期大趋势,“一带一路”应该是未来几年最适合大部分环保企业的“走出去”突破口,这两点应该没有疑问。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环保这样一个典型政策驱动型产业,政策往往直接导致一个细分行业的兴衰和一批企业的枯荣生死。政策确实会带来机遇,但政策的确定性和持续性也将是对环保企业而言越来越重要的考量点。对于战略规划更为长久的大型环保集团来说尤其如此。作为本届政府提出,并且大力投入贯彻实施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在重要性层级和持续性上,应该算得上是非常靠谱的了。


12

编辑: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