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06 10:31
来源:中国人大网
(八)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高效运转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全国核电厂经验反馈体系并有效运行。开展全国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三年行动。49台运行核电机组、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18座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状况良好,14台在建核电机组、1座在建研究堆质量受控。加快推动历史遗留核设施退役治理工作。推进核与辐射应急指挥平台和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完成244个新国控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
(九)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教育,严格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全国共有2100多家企业向社会开放环保设施,地级及以上城市向社会开放环保设施的任务全面完成。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全国环保举报平台共接到举报43万件,基本做到按期办结,推动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并转化为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举措。
(十)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基本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任务。28个省(区、市)已经发布“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成果。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基本实现全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122项、国家生态环境基准4项。印发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发布《2020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生态环保领域资金4073亿元。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经国务院同意,发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商场创建行动,建立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稳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保任重道远,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一是新发展理念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部分地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减弱,一些省份对碳达峰、碳中和存在模糊认识,部分地方有上马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冲动,给全国碳达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带来挑战和风险。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并不稳固。部分地区、领域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水平有待提升,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亟待加强,噪声、油烟等污染问题增多,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三是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存在薄弱环节。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宣传普及还不到位,部分配套法规和标准制定工作滞后。一些企业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地方污染治理压力和责任逐级递减,基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能力与工作要求还不相适应。许多法律条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四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加强。绿色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环保参与宏观经济治理手段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多元化投入模式尚未有效建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还不够,环保产业支撑体系不健全,解决环境问题专业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的五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五年。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系统观念,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为总要求,牢牢把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初步归纳为“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提气”就是以PM2.5和O3协同控制为主线,进一步降低PM2.5和O3浓度,提升空气质量。“降碳”就是降低碳排放,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强生态”就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治理,强化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增水”就是以水生态改善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增加好水,增加生态水,提升水生态。“固土”就是以土壤安全利用、强化危险废物监管与利用处置为重点,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防风险”就是牢固树立底线意识、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生态环境风险。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制定实施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组织建设并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交易系统,率先在发电行业启动上线交易。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国家自主贡献重点项目库。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统筹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合理控制煤电建设投产规模和时序,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