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7 13:13
来源:珠海环保厅
5、构建大数据及“互联网+”智慧环保体系
(1)建设环保云平台。整合扩建现有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符合环保系统信息化管理的云管理平台,提供高性能、可扩展、高可用的计算资源、存储备份资源、网络资源和安全保障资源,提高信息系统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效率。
(2)建设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包括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开放与共享、分析与决策支持三个层次的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整合现有的环境质量、环境污染、自然生态、核与辐射等环境管理业务数据与环保政务数据,结合工商、税务、质监、水利、气象、公安、国土、交通、发改、统计、建设等相关部门数据及互联网环境舆情和社会经济热点等互联网数据,构建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源、环境应急、环境地理信息、电子政务等大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环境信息资源目录,实现环保工作各领域数据的共享与开放,为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公众和社会组织提供环境数据。基于环境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建模及挖掘分析,建立水、大气、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大数据分析与预警平台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违法行为、污染源环境风险、大气污染源清单、环境舆情大数据分析与预警平台,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撑。
(3)建设“互联网+”环境监管与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互联网+企业监管、环保政务、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应急、固废管理、信息公开等应用,建设污染源协同环境监管信息、“一网式”网上办事大厅、环境监测综合管理、固废与危险废物监管信息、环境应急指挥与信息管理、环境信息多渠道综合发布等平台系统,整体提升全市环境保护信息化服务水平。
(4)推进环境信息基础能力建设。以区(功能区)环境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市、县两级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到2020年,市级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县级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80%以上。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危险废物普查、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状况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等环境基础状况调查,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基础信息库。加强环境统计能力,梳理污染物排放数据,逐步实现各套数据的整合和归真。
(五)倡导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共生
1、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理念层次。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教育纳入相关教育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对市民的生态文明教育,如在中小学校及大专院校增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鼓励各学校因地制宜编写生态环保相关的校本材料,同时在大、中、小学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将生态文明理念和体系引入干部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生态文明建设课程,定期对基层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培训。在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中突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大力开展以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基础教育。在传统的电台、报纸媒体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开通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微信公众号,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开展宣传活动,邀请市民走进珠海的生态景点,沿途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的意识。
2、调整转变消费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生活宣传活动,营造低碳生活氛围。按照“少消耗、少浪费、少污染”的原则提倡市民消费方式的转变和调整,引导市民摒弃铺张浪费的消费陋习,培养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做到低碳家居生活、低碳办公、低碳出行、低碳饮食、低碳消费、低碳旅游、低碳建筑装修等,促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养成健康、低碳的生活习惯,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个人的碳排量。
3、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生态经济体系
结合珠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引入先进理念,对珠海市产业发展进行新的规划。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强要素集聚和生产服务功能,优化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区位优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增强高端要素聚集发展功能和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发展带动能力。按照“高端起步、合理布局、集聚发展、创新驱动”的方针,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高新区板块、以高端服务为重点的东部板块、以高端制造为核心的“两港”板块形成三大板块鼎立格局。探索生态农业示范和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规划布局西北部“黄杨山生态绿核”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和以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为重点的沿海特色海洋产业发展带,构建三大板块、一区一带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4、优化居住保障体系,建设绿色生态小区
以维护城乡生态安全、降低碳排放为立足点,倡导因地制宜优先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充分利用通风、采光等自然条件,发展绿色建筑,倡导全生命周期理念,科学合理规划社区布局,设立慢行交通系统网络,采用节能电器和可再生能源,住宅实现节能设计,小区绿化率不低于35%,并对社区内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并充分综合利用。
5、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以点带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促进村居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完善以村居生活垃圾收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村居环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市、区财政支持力度,分批开展新农村示范工程,在保护乡村自然景观风貌基础上,建设一批水乡特色、田园风光和海岛风格的示范村庄,凸显岭南风貌。依托生态农业资源,以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和都市观光休闲农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广“悠游金湾”主题旅游品牌。加快打造斗门镇至莲洲镇“十里风光”乡村风情带、竹洲水乡国家水利风景区、黄杨河两岸“生态村居”乡村风情带三大乡村旅游片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第三产业建设水平。
(六)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环境保护制度体制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