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峰瑞资本马睿:科创板将加速环境产业科技升级

时间:2019-08-30 15:00

来源: JIEI创新实验室

总体看,科创板对企业科技含量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对含科率的评价,既考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关注研发机制(人员素质、人员数量、不断创新的制度),还考察研发水平的具体表征(知识产权、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在国内外所处水平)。对含科率的考察还跳出研发本身,审视企业能否以核心技术为基础,进行成果转化形成产品(服务);观察企业是否因为技术壁垒,带来高毛利率和最终在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乃至定价权,所谓创新是因,业绩是果。以及技术本身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国家战略匹配程度等。

 image.png

图 科创板对含科率(研发)的要求

从已注册的29家企业来看,科技含量是非常足的。中国通号2018年研发投入高达13.24亿元,居于首位。华兴源创、澜起科技、虹软科技等7家公司年研发投入过亿,此外15家近一年研发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

从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来看,虹软科技,2016年-2018年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30%,2018年占比达32.4%。中微公司、安集科技和心脉医疗,2018年研发投入占比分别是24.7%、21.6%和20.7%。聚焦视觉人工智能算法的虹软科技,截至2018年12月底,在视觉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专利129项(其中发明专利126项)、软件著作权73项,招股书中提及的30项核心技术来自原始创新。

为集成电路、MEMS等半导体产品制造企业提供刻蚀设备、MOCVD设备的中微公司,其MOCVD设备打破了国外厂家的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2016年至2018年,其研发支出分别占营收的49.6%、34%、24.7%。 问:环保企业是否能够够得上这些新门槛?从去年以来,环保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欠佳,随着行内并购,易主的新闻不断,加之科创板,是否也将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马睿:截至2019年8月份,江西金达莱环保、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三达环境技术、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金科环境、江苏京源环保、山东奥福环保科技等环保企业申报了科创板。如果按照大节能环保概念,相关申报企业还有龙岩卓越新能源(废油脂产生物柴油),罗克佳华科技集团(环保物联网),广州禾信仪器(国产质谱)。从上市进程上来看,尚未有通过上市委会议的,均处于回复、问询和中止审查阶段。

根据这些企业的招股说明书,横向对比医疗、高端制造等其他领域的已上市和已申报企业。我们发现:

(一)2018年上述环保类科创板申报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3-6%,其中金达莱略高为7.4%。这些略高于A股环保上市公司水平(Wind统计显示,A股34家环保企业相关数据中,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07%、2.86%和2.94%);平均来看,低于电子芯片、医疗、精密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申报和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8-32%)。

(二)虽然也存在掌握核心膜材料、陶瓷载体材料和高端仪器及部件开发能力的申报企业,但是大部分申报企业的核心技术多为已经成熟运用多年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上,缺乏底层和突破性的创新。例如,对膜技术(MBR、NF、RO、DTRO),高级氧化(电催化氧化等),生化技术,物化技术(MVR等)。行业常见观点是环保行业的技术一般通过多学科整合提供工程技术和解决方案,偏集成和应用。我们认为,技术值钱的时候,难以规模化和变现;技术已经规模化之后,很快变得不值钱。因此“人无我有”的硬技术才是高科技含量的体现,其成功商品化才是高毛利和定价权的保证。

(三)从商业模式上来看,普遍呈现解决方案和装备/设备在收入中占比高,运营占比低。具体看2018年的数据,金达莱,解决方案11.4%,水污染治理装备 77.8%,水污染治理项目运营 9.53%;无锡德林海,治理技术装备集成75.65%;蓝藻治理运行维护24.35%;金科环境,装备及技术解决方案92.46%,运营业务0.72%,污废水产品资源化生产与销售6.82%;山东奥福环保,蜂窝陶瓷载体73.2%,VOC废气处理设备22.9%;三达膜,膜技术应用(工业料液分离膜设备、膜法水处理设备、环境工程)59.5%,水务投资运营40.4%。

(四)申报企业普遍采用第一条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 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申报企业2018年净利润4600万至2.3亿。

总体来看,申报的环保企业在研发和收入利润方面都是行业中比较优秀的企业。当然横向对比其他领域的申报和上市企业,部分申报的环保企业,不够重视知识产权,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报,研发投入占比较少。多采用偏集成的技术,缺乏原始创新的核心材料,核心部件和新技术、新工艺。商业模式上,承接运营对效果负责的少,销售解决方案和设备,对验收负责的多。

环保科创企业将在哪里诞生?四大领域亟待突破

问:围绕环保创新创业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兴起,他们是否代表了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哪些领域将涌现更多机会?对目前的环保企业家,您有怎样的建议?马睿:从大方向上来看,肯定是坚持科技创新的企业有机会。环境产业,是典型的技术+政策的双轮驱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会帮助政策落地,释放更多市场需求,进而带来更多在材料、设备和信息化方面的科创要求,科创和环保能够形成正反馈。

具体的来看,在没有或者薄弱的地方长出科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涉及到一个环保科创路径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和观察的重点问题是,(一)环保科创最有可能从什么样的企业生发出来?是从有一定规模的行业企业加强研发产生,还是从早期原始创新环保企业将技术形成行业应用落地中产生,还是通过别的行业技术跨界产生,或是通过大学和科研院所转化出来;(二)什么样的方向最需要环保科创,环境产业究竟是需要原始突破性创新,还是应该更踏实的聚焦在集成和应用?没有统一的答案。

峰瑞资本一直坚持在中美两国,跟科学家做朋友,投技术。有一些思考,也希望多和行业专家和企业家探讨。面对巨大的增量存量需求,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机会:

(1)与制造业深度结合,利用制造业的优势来完成环保工业化,服务制造业的绿色升级。跟随中国制造2025的趋势,打通关键材料、部件/模组、设备集成的链条,实现国产化替代乃至赶超式的创新。例如,关键膜材料及其生产设备、电极材料及沉积工艺、催化材料及其合成技术、吸附材料等的国产替代,高端检测仪器(质谱)及其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和小型化,环保设备的工业化大生产等。服务好半导体生产、生物医药、化工、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的环保需求,为中国制造2025保驾护航。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