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30 14:43
来源:生态环境部
毛乌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沙漠治理方面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到处都是绿洲。最近我看延安市还播出了有关毛乌素治理的成效,看了以后很有感触,很受启发。另外一个是库布齐,库布齐沙漠治理最主要的一个主力就是亿利集团,亿利集团的董事长王文彪先生2017年获得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表彰亿利集团在沙漠治理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以及创造的好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对中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对全球其他各地的沙漠治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我几次到库布齐参观,确确实实感受非常深刻,也很受启发,并且也很感振奋。
我觉得只要是有毅力、有恒心,当然也要依靠科学、依靠技术,我们沙漠治理,沙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一定能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当然要讲科学,找到一个好路子。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中评社记者: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最近两年大家感觉是更加明显。但是进入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然不时发生。请问李部长,您如何评价这几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另外,您之前也提到过目前我们仍然处在一个“靠天吃饭”的阶段,今后将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摆脱这种局面?谢谢。
李干杰: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看来这位记者朋友可能参加了今年3月份的两会新闻发布会,那个发布会我讲我们仍然处在一个“靠天吃饭”的阶段。当然之前我也讲过,也可能你参加的是其他场。就像刚才讲的督察问题一样,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生态环境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每场必问,每场我必答的问题。应该说,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这些年来一直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在全力推进,应该讲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我这里给大家报一些数据,以说明为什么讲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大家关心的PM2.5为例,2013年是我们向污染宣战“大气十条”实施的第一年,仅仅六年时间,第一批开展PM2.5监测的74个重点城市,2018年相对2013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41.7%。北京更为突出一些,下降了43%,尤其是这两三年更加明显,每年都是下降两位数,2017年同比下降了20.5%,2018年同比下降了12.1%,今年依然保持了比较好的势头,1-8月份同比下降14.3%。所以,大家感觉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好了,确实跟我们的数据是相吻合的。这也说明我们治理还是有成效的。
另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是二氧化硫,因为过去我们的二氧化硫浓度是比较高的,由二氧化硫引发的酸雨区面积比较大,程度也是比较严重的。这几年二氧化硫下降幅度非常大,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硫浓度由2013年的3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去年的1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60%。另外,重污染天气影响的范围、发生的频次以及每次发生后的严重程度都明显减轻。
我们自己跟自己比,感觉到还是比较快的。我们也做了国际比较,和很多国家相比,我们这些年的重视程度之高、治理力度之大、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都是比较罕见的,在国际社会上很难找到这么一个先例。我们还是做得不错,也确确实实赢得了大家一致肯定和好评。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做了这样一些工作。一是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治理格局。2013年制定发布《大气十条》,五年过去,去年接续制定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建立了汾渭平原、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通过这些工作把我们的顶层设计、治理格局确定了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大力调整优化“四大结构”。治理大气污染“四大结构”是最为重要的,必须进行调整优化,不调整优化“四大结构”,大气污染治理肯定做不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这几年变化都非常大。比如说产业结构方面,火电超低排放改造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钢铁的超低排放改造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我们煤炭所占的比重过去一直很高,2011年、2012年是70%左右,去年降到59%,这是很不容易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去年提高到14.3%。另外,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运输结构方面,这些年我们淘汰了老旧车、黄标车2400多万辆,这方面大大减少了污染排放。
三是持续加强能力建设和科技支撑。这些年我们建立健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立1436个监测点位,基本上实现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控,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使得数据和老百姓的感受是完全一致的,也解决了过去“两张皮”的问题。另外,我们成立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为摸清污染来源,以及主要传输规律发挥了很好作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保障。
四是着力强化执法督察和公众参与。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功夫,既抓宏观又抓微观。微观方面,一个机制就是强化监督,实施常态化的强化监督,并且效果非常好。2017年,通过强化监督,我们发现和交办了3.89万个涉气环境问题,去年发现和交办了5.2万个问题。这些问题整改率很高,达到了99%以上。今年我们继续“照单抓药”,现在看起来效果仍然非常好。正因为抓好微观压力的传导、工作的落实,所以使得顶层设计的一些要求都落地见效。同时,还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尤其是发挥公众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各个方面,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也成为我们很好的帮手。比如我们发现交办的问题里面,有差不多一半都是群众的举报、各个方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这也使得我们工作效率成倍提高。我们借此机会也要感谢包括记者朋友,感谢社会各个方面。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忙支持,才有这么好的效果。
确实正如您刚才讲的,一方面我们取得了成效,我们也有信心,说明现在的方向、路子是对的,但是确确实实现在仍然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仍然还处在一个“靠天吃饭”的阶段。这个“靠天吃饭”阶段没有变,仍然处在气候敏感型、气象条件敏感型阶段,排放还是太大。如果气象条件好,我们日子就好过,气象条件不好,仍然还会有重污染天气。我们大气攻关中心的专家也做了深入的评估,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大概是多大呢?以年度为单位,一般性的城市大概在正负10%,个别城市正负15%,如果是月度,那就更高,可达正负30%以上。什么概念呢?污染排放恒定不变,其他的条件、其他的因素也不变,就是气象条件变,如果天帮忙,它能够帮你将PM2.5浓度拉低10%,如果天不帮忙,它能够帮你抬高10%。去年帮忙了,压低了10%,今年不帮助,又抬高了10%,前后可以差出20%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有些波动也是正常的。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