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9:55
来源: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四)加强帮扶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城市大气治理,开展“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对长江干流沿线和重要节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派驻专家团队进行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同时,启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集环境治理科技成果4000多项。举办系列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对有意向、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对接帮扶,累计推介先进污染治理技术670余项。及时更新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目录,筛选和发布一批优秀示范工程。
各地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如河南省9部门共同开展“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绿色发展服务活动,累计派出专家5000余人次,服务企业3500余家,帮助企业发现解决各类问题1万多个。河北省开展“万名环保干部进万企、助力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活动,派出帮扶人员3.3万余人次,帮扶包联企业9300余家。
(五)倾听企业诉求,稳定信心预期。在法规标准制修订和实施过程中,广泛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并做好宣传解读,提高政策可预期性。认真做好生态环境领域信息公开,方便企业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状况和监管要求。鼓励民营企业主动公开生态环境信息。截至目前,全国近2万家重点企业实现在线监测联网,388家垃圾焚烧厂全部实现“装、树、联”(即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在厂区门口树立电子显示屏公布数据、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既落实了环境监管要求,又稳定了企业发展预期,还树立了绿色发展行业标杆。
关于垃圾焚烧发电我再多讲几句,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垃圾焚烧发电从技术角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很多国家把垃圾焚烧发电厂建在城区甚至建在市中心。而垃圾焚烧发电目前在我国却面临一建就闹、一闹就停的突出问题。垃圾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否则,它将变成我国城镇化、现代化道路上的拦路虎。我们认识到,推动这项工作最关键、最基础的就是要求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并且是高水平达标排放,因为这是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可接受性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都做不到达标排放,就不能保证新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没有问题。基于这一认识,从2018年开始,我们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垃圾焚烧发电达标排放专项行动。目前已趋于尾声,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够向全社会公布全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完全达标排放,而且与国际上的排放水平是一致的,有些甚至高于国际水平,我们欢迎任何人任何时候去检测。这样一来,大家也就应该可以接受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了。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营单位是民营企业。希望民营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未来要赢得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将现有的企业做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不少地方探索创新方式,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河南省将每月5日定为“企业服务日”,江苏省将每月第四周的周四定为“企业环保接待日”,打造面对面服务企业直通车。
(六)完善环境政策,提供支撑保障。推动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发起,2020年将正式启动运营。河南省出台绿色发展基金实施办法,设立160亿元的河南省绿色发展基金。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将为民营企业环境治理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完成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低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实施减税优惠。发布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等公告,对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进一步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充分运用信用评价结果,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拓展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推动加快完善和落实促进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
各地开展有益探索和实践,江苏省提出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33条具体措施,2018年以来累计投放“环保贷”近70亿元,民营企业受贷比例达66%。广东省加强环保与金融融合促进绿色发展,印发实施意见,召开工作推进会,金融机构现场向环境友好企业授信120亿元。
三、努力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水平
下一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更加热情的服务和更加有力的举措,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我们探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今后也要进一步坚持和弘扬,这些做法和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坚持”: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重要的价值观又是重要的方法论,是做好工作的定盘星、指南针和金钥匙。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保持良好态势,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最根本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英明决策,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实践伟力,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率先垂范。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为例,我们感受特别深刻。如果没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时候给我们撑腰鼓劲、指点迷津,是绝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的。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绝不是一句空话。一方面,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另一方面,依靠人民,仰仗人民,将人民来信来访和投诉作为精准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线索的“金矿”,让老百姓充当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成为我们发现问题的帮手、同盟军,变成我们监督力量的一部分。
第三,坚持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小环保”真正变成“大环保”。过去一讲环保就是环保部门的事,现在讲环保就是大家的事。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都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管好环保,谁家的孩子谁来抱,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