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8 09:13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汪茵整理
在“2020(第十四届)固废战略论坛”上,北京绿色交易所碳交易中心高级经理颜磊以《碳市场如何为环保行业带来“额外”收益》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谈道,基于CCER的碳抵消机制,是碳市场一项非常创新的设计。而CCER项目通常来自风电、光伏和林业碳汇等项目,但又不仅限于这些种类型,污水处理、垃圾焚烧、户用沼气这种看似不相干的领域一样可以提供CCER,这让传统的环保项目可以通过碳市场获得“额外”的收益。
颜磊
我国碳交易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9月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六次次在国际会议上对外做出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也是继巴黎协定之后,我国迄今为止做出的最具雄心与最大的定量目标,我国能源的利用方式、利用效率与经济结构的低碳化转型都已箭在弦上。
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非易事,涉及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碳交易是其中一项重要政策工具。
颜磊首先介绍了碳交易的基本原理。假设市场中有A、B两类排放者,政府主管部门给他们分配相同的碳排放量配额各100万吨,A企业一年的碳排放量为110万吨,超过了规定配额10万吨,而B企业一年碳排放量为90万吨,距离达到规定配额还剩余10万吨排放空间。在下一年度碳交易履约时,政府会要求两类企业上交与上一年度排放量相等的配额,那么,A企业就可向B企业购买富余的10万吨配额完成履约任务,否则将会面临惩罚。市场中进行碳排放交易的两类企业数量多了,碳排放交易所的作用随之体现,可提供公平的交易平台,收取交易佣金,完成线上、线下的撮合交易。
碳交易的机理
目前,全球已启动或计划启动碳市场的国家和区域已达到38个,包括中国八省市碳交易试点,美国加州和东部九个州(RGGI,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加拿大魁北克,日本东京都和埼玉县,以及欧盟、瑞士、新西兰、韩国和哈萨克斯坦,共有19个相对独立的市场。此外,墨西哥、巴西、智利、乌克兰、土耳其、泰国、美国华盛顿等国家和区域政府曾公开表示考虑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
为何碳排放交易体系可以如此快的建立起来?颜磊解释到,假设社会排放总目标为2万吨CO2 ,A、B两家企业需要各实现1万吨CO2 。但现实中需要考虑每个企业的减排成本是不一样的,假设A企业减排成本为20元/吨,B企业为10元/吨。那么行政减排成本为A企业20万元,B企业10万元,全部减排成本为30万元。如果在碳交易市场,两家企业以一个合适的价格进行碳交易之后,在市场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交易价格为15元/吨,那么A企业的实际减排成本为15万元,与原来相比,节省成本5万元。B企业再多减排一万吨,将一万吨的配额以市场价15元/吨售出给A企业,则可获利15万元,实际减排成本则为5万元,A、B企业全部减排成本加起来为20万元。这样一来,双方企业都可有效降低减排成本,全社会的减排成本也随之降低,政府也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回顾碳交易发展历史,在早期,京都议定书、《CDM项目运行管理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的相继发布促成了我国碳交易市场早期的发展;2011-2012,我国处于区域试点准备阶段;2013年至今,我国正处于区域试点阶段,目前已建立湖北、上海、北京、重庆、广东、天津、深圳与福建共8个试点;2020年之后,我国或将正式运行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颜磊补充道,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碳试点政策设计的严格程度不同等原因,碳配额价格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北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单位减排成本比较高,所以碳配额价格达到近100元/吨的水平。
国内试点市场配额交易价格(数据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国内碳抵消及最新政策
何为碳抵消机制?
在我国碳减排大背景之下,每个行业和企业都难以置身事外,那么传统的环保行业又该如何参与碳市场,能否从中获益?
对此,颜磊解释到,基于CCER的碳抵消(Carbon Offset)机制,是碳市场一项非常创新的设计,是指控排主体在履约过程中,从碳市场购买一定数量的碳减排信用(CCER)来抵消自身碳排放的整个过程。这样就为CCER项目(自愿减排项目)业主创造了“刚需”,而这些项目通常来自风电、光伏和林业碳汇等项目,但又不仅限于这些种类型,污水处理、垃圾焚烧、户用沼气这种看似不相干的领域一样可以提供CCER,这种传统的环保项目可以通过碳市场获得“额外”的收益。
举例来说,在抵消比例为5%的碳市场,假设A企业的碳排放配额是100万吨,实际排放量是110万吨,针对缺口的10万吨排放量,企业可以先在碳交易市场购买5万吨配额,剩下的5万吨可以购买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和污水处理等CCER项目完成履约。
编辑:汪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