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7 14:12
来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4.加快推进盐碱化耕地改良
加快实施盐碱化耕地"改盐增粮(饲)兴牧",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采用建设排水工程体系,配合"土膜下秸"阻盐、秸秆还田等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工程、农艺、化学改良、物理疏松、地力提升、生物利用等措施,分步实施盐碱农田改良,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到2025年,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盐碱地恢复正常生产面积20万亩以上。
5.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
持续推进大青山已退出工矿企业生态恢复治理,有序开展闭坑、政策性关闭、历史遗留、责任主体灭失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到2025年,完成大青山已关闭退出矿山和沿黄沿线沿山历史遗留矿山采坑等重点区域治理工程,全部矿山达到国家或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逐步退出市场。
第四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
以新城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严格示范建设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示范建设质量,强化资金支持、绩效考核、政策倾斜,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强化示范建设引领带动作用,推进美丽呼和浩特建设。
2.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逐步开展全市生态产品基础信息普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探索建立区域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与核算标准,试点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应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第四章 强化绿色源头防控,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第一节 严格空间管控
1.严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坚持把"三区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推动形成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建立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监测预警机制,加大对农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生产条件较好地区集中,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培植绿色发展优势。将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科学开展通风廊道建设,不断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
2.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立足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三线一单",建立动态更新和调整机制,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用环境保护准入推动经济转型、低碳、绿色发展。加强"三线一单"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应用,从空间布局约束、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调控策略,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不断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等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重大生态环境政策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对接各级绿色发展重大项目信息,建立环保服务清单,大气、水、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予以优先支持。开辟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服务绿色通道。
第二节 大力发展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
1.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挥首府资源优势,打破绿色行业短板。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积极培育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依托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推动乳制品研发、生产、创新、旅游体验一体化发展,打造享誉世界的乳业产业集群。扶持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精专特优中小企业。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环保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不断探索"互联网+"绿色产业创新模式。
2.构建多元绿色产业体系
大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加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乳业等绿色有机产业,推进产业园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产业绿色升级,打造污染治理、节能改造、绿色装备制造等节能环保产业,拓宽装备制造、设施建设运营、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系统高效运行等清洁能源产业链,推进建筑、交通、能源、海绵城市及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构建环境监测、产品认证、评估审计、咨询服务等绿色服务业,完善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现代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产业,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全面加强绿色科技创新
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计划,实施"双向赋能"行动,逐步培育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批中试孵化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加强与自治区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推进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环保智库等建设,加强生态环境领域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开展绿色低碳技术、PM2.5与O3协同控制原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研究,推进新污染物监测、环境风险评估与治理管控技术研究,实施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推进重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开展节能环保、碳减排、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绿色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绿色技术研发和示范。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