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王凯军:水务企业如何构建二次增长曲线

时间: 2025-04-24 10:28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王凯军

3月27日,2025(第二十三届)水业战略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以《水务企业的二次增长曲线的思考》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37_2_1745458150.png?wx_fmt=png&from=appmsg

王凯军

01环保企业如何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王凯军表示,企业二次发展是以科技投入为基础的,任何企业都希望自己的技术可以不断迭代,在行业中保持持续的生长态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单一公司很难在同一领域保持持续增长。以计算机行业为例,可以总结出两个规律:第一,从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台式电脑再到手持设备,不同阶段的产品是不同的公司来主导;第二,企业的业务增长,需要多线程投入,才能孵化其中一个领域成为发展的引领者。

37_3_1745458150.png?wx_fmt=png&from=appmsg

因此成就二次增长曲线很难,尤其是对大公司而言非常难。随着规模的增长,大公司会陷入双重窘境:一个是利润最大化的窘境,一些大公司兼并以后,在利润驱动下,聚焦主业,关注旗舰产品,却不愿进入低利润的新兴市场,错过未来;另一个窘境是科学管理窘境,大公司着眼数据、预测与计划,强调流程、制度与控制,重视科层、分工与组织,但忘了在这个时代,预测未必准确,速度胜于一切。

近来非常火的小米公司的二次增长曲线非常完美,从最开始起家的金山软件取得6个多亿的市值,后来进入移动互联网,同时部署物联网,从400多亿市值增长到7000亿港币市值。最近更是通过现代制造业,实现万亿市值,成为中国首富。即使如此,也可以看出,小米的二次增长曲线都爆发于不同的领域。

37_4_1745458150.png?wx_fmt=png&from=appmsg

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万亿级产业。但王凯军判断,受制于包括生产分割、成本构成等在内的各种因素,环保装备制造业在存量时代的规模肯定无法达到万亿级别。

不过王凯军认为,虽然环保产品的市场份额较小,但可以向外延伸市场。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产品的市场份额更大,企业发展空间也更大。所以企业要改变视野方向,不要总是往内看。

37_5_1745458150.jpeg?wx_fmt=jpeg&from=appmsg

在这一方面,最著名的案例就属张瑞敏,他领导的海尔集团成为被正式写入哈佛案例的第一个中国企业,张瑞敏也成为登上哈佛讲台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在他的著作,《永恒的活火》中就阐明了产品与产业的关系,行业与生态的关系。

根据张瑞敏的最新研究结论:“产品终将会被场景所取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环保企业也需要考虑产品与场景之间的关系。为何环保企业的污泥热解技术推广不开?因为仅仅靠热解技术是不行的,还要考虑热解产物如何转变为活性炭应用这一场景。但这样一来,因为有多种活性炭的水处理应用场景,所以推动水处理行业应用就需要众多生态企业共同推动活性炭产品。只有将应用场景考虑清楚,建立起生态链,热解技术才能大行其道。

02创新是小企业的机会

王凯军表示,小企业能抓住的机会其实是创新。大公司总是在连续性技术保持领先地位,而在颠覆性创新领域,大企业总是败给小企业。iPhone、小米、特斯拉的例子都是如此,虽一开始不被看好,但最后都获得了令人意外的成功,颠覆了大公司的认知。

37_6_1745458150.png?wx_fmt=png&from=appmsg

王凯军介绍了与小企业一起创新的实例,工业时代的自控系统分为感知层、控制层、通讯网络与中控室共四层框架。他们的实践起于对于系统的认知,当前社会正在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工业时代的特点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机器是人的延伸。而到了信息时代,这一思路应当改变了。

王凯军介绍,金控数据近年来也在研发水务行业的自控系统,金控数据从感知层的仪表开始颠覆。他们的思路是从污水厂的底层感知层开始开始创新,比如:所有的仪表数据从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最终上传云端。这样一来,污水厂发展成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控制系统,这样的系统具有“五少五无”特征:“五无”是无操作箱、无仪表箱、无电缆、无PRC、无中控室,“五无”就导致了“五少”,即投资更少、维护更少、人员更少、设备更少、占地更少。这是对传统的控制系统的颠覆。

37_7_1745458150.png?wx_fmt=png&from=appmsg

37_8_1745458150.jpeg?wx_fmt=jpeg

编辑: 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王凯军热文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