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4 13:44
来源: 金溪县环境保护局
二、整治范围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医药行业VOCs整治范围包括:医药制造业(C27)包括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兽用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等七个医药企业生产类别。
三、重点任务
(一)源头控制
1.规范液体有机化学品储存。医药企业生产配置的储罐主要用于储存各类化工原料药、溶剂及中间产品,要求储罐配备氮封、压力调节系统和相应安全控制装置,并设置平衡管。储罐呼吸产生的有组织工艺废气来源于储罐呼吸与泄漏。其中,拱顶罐VOCs排放源于呼吸损失(小呼吸)和工作损失(大呼吸),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VOCs排放来自蒸发损失和工作损失。对于储罐呼吸泄漏产生的VOCs排放,应采取油气回收处理等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优先采用压力罐、低温罐、高效密封的浮顶罐,采用固定顶罐的应安装顶空联通置换油气回收装置。
2.优化进出料及投加方式。根据物料的特性、包装方式和投料量大小选用不同的密闭投料方式和设备,不能实现密闭的应采用负压排气并收集至尾气处理系统处理。采用管道密闭输送方式的,进料可采用液下或侧壁进料,不得采用喷溅式进料方式;采用非管道方式输送VOCs物料的,应采用密闭容器。容器的运输、装卸应采用专用设备,并在运输、装卸、储存和空置期间一直保持密闭。
3.采用先进真空设备。涉及VOCs物料的真空系统应选用无油往复式真空泵、罗茨真空泵、液环泵等无泄漏泵,真空泵的前、后应设置气体冷凝装置,排气应送至VOCs回收或净化系统进行处理。若因工艺需要,涉及VOCs物料的真空系统必须使用水喷射真空泵或水环真空泵,则应配置循环水间接冷却设备和水循环槽(罐),应密闭,真空泵的前、后应设置气体冷凝装置,排气送至VOCs回收或净化系统进行处理。
4.采用密闭分离设备。含VOCs物料的固液分离应采用密闭式离心机、真空抽滤机、压滤机等设备,不应采用开放式的板框滤机等非密闭设备,设备排放的废气应送至VOCs回收或净化系统进行处理;若无法采用密闭式设备,则应将设备置于独立的密闭空间内进行操作,并收集该区域废气送至VOCs回收或净化系统进行处理。
含VOCs物料的萃取、蒸馏、浓缩、结晶等分离设备应采用密闭式设备,设备排放的废气应送至VOCs回收或净化系统进行处理。
含VOCs物料的干燥应采用密闭性能较好的干燥设备,干燥设备排放的废气应收集并送至VOCs回收或净化系统进行处理;若无法采用密闭设备,则应将设备置于独立的密闭空间内进行操作,并收集该区域废气送至VOCs回收或净化系统进行处理。
5.制药行业鼓励使用低(无) VOCs含量或低反应活性的溶剂。
6.产品包装。含VOCs产品包装(灌装或包装)过程应密闭并设置排气系统,废气应送至VOCs回收或净化系统进行处理。
(二)生产过程控制要求
1.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治理。对医药企业各工艺生产环节产生的工艺废气应优先考虑生产系统内回收利用;难以回收利用的,进行净化处理排放。农药行业加快水相法合成、生物酶拆分等技术开发推广;制药行业加快生物酶合成法等技术开发推广。
2.加强无组织工艺废气收集、治理。主要针对企业排放源的设备密封点泄漏、废水逸散等正常工况下不经排气筒的废气排放,以及非正常工况下的设备维修/检漏、冷却水系统泄漏、生产装置的开/停工等。
设备元件泄漏包括:阀、泵、泄压阀、压缩机、法兰、接头等设备由于腐蚀、连接件松动、填料老化、压力控制装置失灵等因素引起的泄漏。对于设备元件泄漏造成的无组织排放,应通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技术准确查找,根据VOCs检测结果制定修复方案,尽快减少废气排放。
采用废水逸散VOCs和恶臭气体收集与处理技术,通过加盖密封和收集等,将气体引入处理装置经净化后排放。或采用VOCs和恶臭气体源头减排控制技术,通过抑制VOCs和硫化氢等污染物的产生,实现对污染物质的治理。
加强非正常工况污染控制。制定开停车、检维修、生产异常等非正常工况的操作规程和污染控制措施。
各单元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效率应不低于90%。
(三)实施末端控制,加强VOCs废气治理
对生产过程中通过排气筒所排放的有组织工艺废气,是医药企业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应根据生产废气的产生量、污染物的组分和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选择适宜的工艺路线。
对于5000ppm以上的高浓度有机废气,优先采用冷凝回收、变压吸附等技术进行回收利用,辅以其他治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鼓励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回收利用,净化效率达到95%以上。
对于中浓度有机废气(含量在1000ppm-5000ppm),宜采用吸附技术回收有机溶剂,或采用催化燃烧、直接焚烧或热力焚烧技术净化后达标排放,总净化效率达到95%以上。当采用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技术进行净化时,宜对燃烧后的热量回收利用。
对低浓度有机废气(含量小于1000ppm),有回收价值时宜采用吸附技术回收处理,无回收价值时优先采用吸附浓缩-燃烧技术处理,也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等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应考虑医药企业实际排放污染物种类,须保证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废气的总净化效率原则上不低于75%,环境敏感的区域应提高净化效率要求。
水溶性有机废气宜采用水喷淋、碱(酸)喷淋等预处理工艺;非水溶性组分的有机废气不得仅采用水或水溶液洗涤吸收方式处理,原则上禁止将高浓度废气直接与大风量、低浓度废气混合后,采用水或水溶液洗涤、生物处理技术等中低效技术处理。
凡配套吸附处理单元的含尘、含气溶胶、高湿废气,应事先采用高效除尘、除雾装置进行预处理。含有有机卤素成分VOCs的废气,宜采用非焚烧技术处理。
以上处理工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对单一处理技术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